供电局的“三最”技能专家 访惠州供电局继保技术权威周钦贤
工作中的周钦贤。本组图片均由李星罡 摄
劳动模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和力量化身,他们用自己的崇高品质和爱岗敬业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外人看来,“劳模”是一份带着光环的荣耀,但在熟悉周钦贤的同事看来,他本身就是劳模的最佳诠释,继2011年获评惠州市 “金牌工人”称号后,2016年南方电网劳动模范又是实至名归。
周钦贤是惠州供电局变电二所继保自动化一班班长,今年是他从事继电保护工作的第37个年头,也是他历任继保班班长的第24个年头。工作中,周钦贤是事无巨细传帮带的老班长;生活中他却是爱吹口哨爱运动的“乐蜀黍”。他是同事们口中的 “三最”班长——— “技术最好、干活最抢、加班最多”。数十年来,他在继电保护领域潜心钻研“勇吃螃蟹”争当先锋,斩获众多第一:惠州供电局第一位高级技师、惠州第一位广东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的三级技能专家等,被誉为惠州供电局继电保护的技术权威第一人。与此同时,他始终不忘传承匠心引领团队前行,多年来为惠州供电局甚至广东电网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骨干和领导人才,自己却依旧坚持在最平凡的一线生产岗位上,润物细无声……
勇吃螃蟹
查英汉词典验收惠州首座500千伏变电站
“继电保护就是对用来保护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及其元件进行消缺、维护、检修……”与周钦贤的访谈从“继电保护”一词说起,他仿佛早就习以为常:“其实很多人都没听过继电保护,我入职时也不例外。”
1981年,初出茅庐的周钦贤被分配至边远地区的220千伏变电站做学徒,两年后,当地才新增设继保班,“说是继保班,但负责的是综合性工作,包括检修、试验、继保等,所以锻炼的机会更多。”周钦贤回忆说,自己在实践中发现,如果要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回炉深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于是他于1991年考取了江西电力职工大学继电保护专业,三年脱产学习毕业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并担任班长。
“主任对我说,既已学成归来,你就到最艰巨的岗位上去吧,惠州首个500千伏变电站需要投产验收。”周钦贤将这块硬骨头视为机遇,以首食螃蟹之勇欣然接受挑战。“到了现场发现,设备都是进口的,资料全都是英文。”但周钦贤并未望而止步,“白天我们跟着施工队调试安装,晚上就自己拿着英汉词典查术语、看图纸、翻资料,经过大半年终于搞清楚了保护的构成和二次回路的走向。”
圆满完成首个500千伏变电站 “安全、有序、零缺陷”的投产目标后,周钦贤认真总结经验,并参与到一系列变电站的安装和验收中,惠州建设的140多个变电站中,他参与的就有近20个。
和多数人刻板印象中只会埋头苦干的“劳模”不同的是,周钦贤还尤为善于总结、敢于创新。2008年他提出西门子开关闭锁回路双重化改造,方案被省公司采纳,现已在全省推广;先后完成了6个220千伏变电站的主变强油风冷系统控制回路整改工作,运行证明整改后运行稳定,彻底解决风冷系统控制回路经常故障的问题;圆满完成了南网首次500千伏东惠乙线不停电开关传动试验;开发基于二维码识别及微信公众号的生产用具领用登记管理系统并在全局推广……
争当先锋
钻研技术敢为人先,困难面前坚守一线
周钦贤常说,身为党员就该有担当精神,敢于冲在一线争当先锋。所以,2003年得知可以报考高级技师时,他毫不犹豫地“争当先锋”。周钦贤回忆说,那可是高级别的考评,当时很多人都不敢去,全省才六、七十人参加。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操经验,他一举通过,成为惠州供电局第一位高级技师。直至5年后,才有后来者。
2013年,周钦贤遇到自己工作中的又一分岔路口:走管理路线还是技术路线?最终,他选择坚守基层一线,潜心钻研技术,并考取成为惠州供电局第一批广东电网三级技能专家,也是该局至今唯一一位继电保护方向的技能专家。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两届南方电网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书记的周钦贤,组织成立了“检修支部党员服务队”,随时准备着奋战在最艰苦、最困难的生产一线。
据悉,继电保护的工作性质要求经常不定时加班,半夜紧急处理缺陷甚至通宵连续作业乃家常便饭。“咱们班组里的十余位班员可以轮流上阵,可是每一回都少不了班长,有班长坐镇,大家心里才踏实。”周钦贤的班员透露说,有段时间加班频繁,大伙儿都心疼班长,就提出让他在家指挥,周钦贤却笑着拒绝了,“年轻人节目多,我老家伙没事做加班刚好解闷。”
另一班员补充道,在500千伏惠州站母线改造工程时,周钦贤带领的继保一班肩负着监护、验收的重任。“那是粤东电网最重要的技改工程之一,涉及到粤东电网乃至省网的安全稳定,不容许有丝毫的差错。有一天,班长拎了一大包东西边往车里塞,边打趣着说:哎,现在城市的空气太差了,还是郊区舒服啊,刚好惠州站有个继保室,今天我就搬新家?!”班员们都以为他在开玩笑,却不曾想,周钦贤真的把工地当做了新家,白天马不停蹄地监护指导,晚上挑灯研究图纸,直至工程顺利投产。
传承匠心
24年以“率、严、传、亲”带出品牌班组
让班员印象很深的是,每每加班到凌晨四五点的周班长,次日仍一如既往吹着口哨、精神抖擞地来上班。“我的秘诀大概就是运动吧。”原来,周钦贤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技术宅”,生活中的他还是运动健将,热爱篮球、游泳,打羽毛球还曾经是惠州供电局冠军。激情充沛的他也感染着身边的人,让大家都在积极的氛围中前行。
不过,工作起来的他还以“严”闻名。“矮凳子容易绊倒人,继电保护事关电网安全,放松要求、不注意细节,势必留下隐患”。为此,周钦贤对班组严格实行每周一学、每周一讲、一考制度。对安规、专业知识每周一学,过对典型事故案例、项目技术难点每月一讲、对相关专业技能每月一考,以此提高员工实际的操作技能及故障处理能力。他也多次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严师出高徒。周钦贤历任24年继保班班长,其班组连续三年获得惠州供电局“红旗标杆班站”最高殊荣,并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无数名班组员工从他的班里成长、成才,走上专责、领导岗位,同事们都说,周钦贤的班组已成为品牌班组和人才培养基地。
当问到有什么秘诀时,周钦贤将之归功于班组文化。具体来说,他在言传身教传承匠心的同时,提炼出了“家”文化四字经:“率、严、传、亲”。作为班长,首先要“率”,以身作则,方能服人;对“家”成员要“严”,严于细节、严于培训;“传”,不仅技术、技能要传帮带,班组精神文化更要寓化于人;“亲”是一种关怀关心,努力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尊重。”提起班组,周钦贤满怀自豪,“作为一个基层的普通员工,在上班路上能听到一声声"周班长好,周班长早",我觉得心里很暖。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他们对知识的尊重,对企业的认可,对标杆的看齐……”
本报记者周婷婷 通讯员黎凯燕
新闻推荐
北斗(惠州)开放实验室通过现场评估 将为北斗制造业提供技术服务助推转型升级
本报讯(记者杨熠通讯员叶祥平)昨日,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承建的北斗(惠州)开放实验室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现场考察评估。据悉,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