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稳步推进工业技改步伐加快 惠城大力建设创新之城致力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区
▲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是工业创新发展主力军,这是三栋中心园。
▲惠城区创客空间集聚不少创新人才。
目前,惠城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二,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接近50%和30%。如何更好地使科技“催生”转型、创新“驱动”发展?
记者了解到,惠城区将坚定实施“一三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之城、产业之城建设,致力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区,力争到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2家、新增高企培育入库企业56家,科技研发人员数量达到7000人。
现状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二
近年来,惠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孵化器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发明专利、工业技改和人才引进等方面,都成为惠城区创新驱动成绩单的亮点: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任务完成较好。目前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入库105家,数量居全市第二。其中去年成功申报61家,新增培育入库62家。
孵化器建设发展较快。全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面积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84家;众创空间8家,其中惠e创、惠城创客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
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分别有省、市工程中心22家和44家,省、市技术中心4家和2家,另有新型研发机构1家。此外,向省科技厅推荐了江北、江南等5个区域作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发明专利持续增长。去年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1361件,增长37.1%,授权310件,PCT专利 (国际专利)申请30件,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
工业技改步伐加快。去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31家,有智能化技改示范企业2家,投入资金12.6亿元。
人才引进成效初显。累计引进创新团队4个,专业技术人才1.7万名,高技能人才2000多名,其中硕士、博士312名。
提质
力争年内创建国家级孵化器2家
惠城区委书记林利育说,虽然惠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接下来,惠城区将以建设创新型城区为目标,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突出抓好理念、机制、产业和技术等“四个创新”,提升企业创新意识,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科研平台建设水平等。
在林利育提出的“四个创新”中,产业创新亮出了惠城区接下来的发展“王牌”。
记者了解到,在着力促进科研项目落户方面,当前,惠城区洽谈、落户的项目中,科研项目占比超过三成,其中惠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同方科技创意产业园等5宗项目已经落户。
接下来,惠城区将重点推进帝雄科技研发总部、哈工大机器人及中科院沈阳新松机器人等一批在谈项目早日落户,通过招商支撑新型工业加快发展,突出发展装备制造业。
另一方面,惠城区着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天宝电子、正牌科电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究院。同时,设立区级孵化器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推动桥东互联网+商创小镇、江北T21、高盛科技、留学生创业园、清华启迪等孵化器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创建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市级各1家。
今年将投入技改资金11亿元
“技改”是产业发展的 “活水之源”。今年,惠城区将突出抓好技术创新,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将投入技改资金11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技改项目43宗,通过技改带动企业实现“小升规”,加快转型升级。
同时,鼓励海纳粮油、九惠制药等企业与中科院、南方医科大学等院校合作,努力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支持企业建立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年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
“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坚定实施"一三六"发展战略(“一”指“一个目标”,即高标准建设 “三宜”城乡首善之区;“三”指“三大平台”,即高水平打造省级高新科技产业园、高端服务业集聚区、环东江大健康产业带;“六”指“六城战略”,即高质量建设创新之城、产业之城、活力之城、绿色之城、道德之城、健康之城。),大力推进创新之城、产业之城建设,致力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区。”谈及理念创新,林利育延伸了区两会提出的 “一三六”发展战略,力争到2017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2家、新增高企培育入库企业56家,实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新型研发机构1家,4个孵化器总面积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家、当年毕业企业33家,众创空间9个,发明专利1244件,智能化技术改造示范企业3家,“机器换人”规上企业12家。
在机制创新中,惠城区将大力实施“1+6+N”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资助、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认定和扶持等管理办法,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落实人才培育发展政策,深入实施“天鹅计划”、“海绵行动”及科技创新奖励工程,力争到年底引进领军人才10名、创新创业团队5个,建立院士工作站1个,科技研发人员数量达到7000人。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本报记者谢菁菁 郑国瑞
新闻推荐
积淀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筑牢人生根基 河南岸中学通过营造浓厚书香氛围,打造立体式传统文化教育
校内处处充满浓郁的书香氛围。本组图片均为本报记者郭亮平摄弘扬尊师重教的感恩精神。▲校园一角。▲思贤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