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陪伴,让患者跨过焦虑这道坎 国际护士节,白衣天使讲述与患者间的故事

惠州日报 2017-05-12 05:20

李春燕耐心跟患者沟通。

刘箫常像朋友一样与精神病患者聊天。

谢燕娥对患者照顾细微。

身穿护士服,头戴燕帽,护士给人的感觉总是很亲近。如同她们绽放的笑容一般,在护士们的内心里也藏着许多与患者相处的暖心事。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记者采访了几位来自惠州市不同医院和科室的护士,听听她们这些年与患者间互相感动、共拨心弦的故事。

李春燕

陪老人聊天,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手术痛苦

“等了那么久,怎么还没有轮到我啊?”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里,一位中年男性患者躺在病床上,等待做胃镜检查。看着人来人往,他有点烦躁不安。该中心护士长李春燕连忙上前耐心解释:“不好意思,前面有个患者做手术用了20多分钟,比预计的时间长了些。轮到您的时候,医生一样会帮你处理好的。”将心比心之下,患者情绪也缓和下来了。

李春燕出生于1976年,博罗人。她从小就有个护士梦,小时候羡慕护士工作,还会拿堂姐的护士服偷偷穿上臭美一番。“那时觉得护士很神圣,想着长大了也要做护士。”1992年,她考上了惠州卫校。毕业后,李春燕开始从事护士工作,终于穿上自己梦寐以求的护士服。“自己做了护士才知道,原来穿上洁白的护士服,背后要承受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的病人吐血、拉血、呕吐等,李春燕要重复忙着护理、安慰。有一次,李春燕在为一位患者打针时,患者突然一口血喷在她脸上。

李春燕从业至今已21年,有太多与患者相处的难忘回忆。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因为身体原因,在做肠镜检查时不能进行无痛处理。得知这个情况,老太太哭丧着脸,内心焦虑、恐惧。第一次检查,她因没有排泄干净,没有检查成功,更加焦虑了,急得在走廊里走了一个多小时,李春燕不断地安慰她。在第二次做检查时,李春燕一直在旁陪伴着,跟她聊家庭、孩子等话题,分散她的注意力。“第二次检查成功了,正常人一般20分钟检查好,老太太整个检查下来持续了1个多小时。”跨过焦虑这道坎,老太太如释重负,对医护人员充满了感激。让人措手不及的是,老太太突然跪下来连声说感谢。“当时我都吓坏了,不过内心还是很感动,对于患者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事;对我们来说,不过是正常的工作而已。”

今年1月份一个夜晚,一位60多岁的阿伯胆管梗阻,出现了高热、全身黄疸严重,情况非常紧急,必须马上手术。手术前,阿伯非常痛苦,李春燕极力安抚。术后,阿伯终于解除了危急情况。等李春燕走出手术室才赫然发现,手术室里风平浪静,外面却是风雨交加,刮着强台风。她冒着风雨一路跑回家,感觉自己都快被风刮走了。但想到阿伯手术成功,李春燕的内心感到欣喜和满足。

刘箫

用关爱打开精神病患者心扉

90后刘箫2009年从卫校毕业后,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护理一线工作了8年。这期间,她护理过各种症状的精神病患者。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22岁患有焦虑性抑郁症的女患者小安(化名)。

刘箫初见小安时,小安面容憔悴,眉头紧锁,坐在床边一角,不停地揉搓着双手。小安对刘箫态度很冷淡,不愿与她有眼神接触,更不愿交流,一直喃喃自语:“活着真没意思,为什么大家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我这么痛苦地活着?”

原来,小安曾经有过割脉自杀和伤害男朋友的行为。作为小安的责任护士,刘箫每天都会到小安的房间跟她聊天。很多时候,小安都只静静地低着头不说话。刘箫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点滴关心来让小安慢慢敞开心扉,从而更好地接受专业帮助。小安入院第5天的夜里,刘箫在查房时发现小安一个人在走廊上漫无目的地走,唉声叹气。刘箫上前跟她打招呼,这次小安没有躲闪。于是,刘箫就像朋友一般,跟小安闲聊着一些日常琐碎之事。刘箫临走时,小安突然抬起头来对她说:“你夜班辛苦了。”刘箫顿时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她的内心满是欢喜。此后的日子里,刘箫和小安逐渐熟悉,关系也慢慢融洽了。

小安入院半个月左右,刘箫在一次夜班巡房时,刘箫眼睛又红又肿。小安发现了,拉了一下刘箫的衣角说:“护士姐姐,你的眼睛怎么了?”刘箫坦诚地告诉小安自己失意的原因。过了几天,小安找到刘箫,说出了自己藏在心里的秘密。原来,小安曾是位留守儿童,儿童期遭受过身体侵害。初中毕业后,她外出打工,后来交了一个对自己很好的男朋友。可因为童年阴影,小安总觉得自卑、自责,夜里难以入睡,内心挣扎。慢慢地,她情绪焦虑、悲观,对男性满是仇恨。耐心听完小安的话后,刘箫对小安道谢:“谢谢你对我的信赖,谢谢你能对我敞开心扉。”同时,刘箫也意识到,如果任由小安这些不良情绪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此后,刘箫每天跟踪小安的情绪、行为变化,并多次说服小安。最终,小安同意刘箫将她的情况反馈给医生。后来,医生根据小安的情况调整了治疗方案。慢慢地,小安焦虑、抑郁的情绪得到缓解,日常生活慢慢能自理,学会融入生活。

看着小安的变化,刘箫特别高兴:“很多患者刚开始都不愿意透露个人隐私,我们在与他们相处时,最重要的是要沟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这样他们才会慢慢地信任我们,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获得更有效的治疗。”

谢燕娥

给予患者细微照顾家属感激送锦旗

1985年出生的谢燕娥,从广东医科大学(原广东医学院)护理本科毕业,2013年到市中心人民医院工作,2014年到神经外科一区当护士。

前段时间,她收到一面锦旗。送锦旗的七旬患者吴伯因做了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神经外科一区,谢燕娥是他的管床护士。吴伯一直头痛,而且有时痛得厉害,家人很着急,不知如何是好。“我告诉吴伯和他家人,这种病做了手术后是会头痛的,还会引起呕吐等状况,是正常反应,不要着急。”得到专业知识的科普后,吴伯和家人都松了一口气。谢燕娥叮嘱他们实在痛得无法忍受或影响睡眠时,就通知护士来打止痛针。

吴伯无法起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床单弄脏了,谢燕娥就及时更换,有时一天要更换四五次床单。“一些烦躁的患者,一个不小心就会扯掉尿管,或者小便时不小心拉到床上,就要马上更换床单,这样病人才舒服些。”

每天上班时,谢燕娥都会先去看吴伯,了解他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情况,如头痛有没有好些,胃口好不好,大便是否通畅,有没有刷牙等。“没有刷牙,有口气了就会影响心情,也会影响恢复状况。”谢艳燕说。

在饮食上,谢燕娥也给吴伯家人上了一节营养饮食课。“饮食一定要清淡,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要吃高蛋白、维生素多、粗纤维的食物。”原来,吴伯手术后如果发生便秘,当他用力排便时,就有可能会出现脑出血的情况。

吴伯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出院后,他的家人特意给谢燕娥送上了一面锦旗:“尽职尽责 待患如亲”。

“如果要投优秀护士票,我要投给谢燕娥两张赞成票。她服务好,热情周到,随叫随到,又很专业。”见记者采访,病床上的患者胡先生忍不住大声说道。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通讯员郑海燕

新闻推荐

文明创建向基层延伸 推动县级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村居、星级文明户“四级联创”

罗阳镇开展环境整治。日前,博罗县泰美镇召开创建文明镇村工作推进会,对该镇创文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强调、再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