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狠抓文明创建问题整改 三论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为惠州新跨越提供精神动力
本报评论员
惠州论坛
2017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强调,高强度狠抓文明创建问题整改。推动文明创建向基层延伸,深化城管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宣传教育与依法严管相结合,下大力气解决存在问题。这为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明确了根本路径和方法。
问题导向,是我们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方法论。工作中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的无视和掩盖,文明创建工作更是如此。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惠州正是在对一个又一个城市管理问题的着力解决中,一次又一次地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一步又一步地巩固和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创建文明城市的目的,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通过推动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逐一解决,让城市社会更加和谐有序、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最终实现创建惠民、创建为民。
近年来,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明显,文明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提升。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文明创建工作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短板。比如,城乡文明创建还不够均衡,新城区和旧城区、城市和乡镇差别较大;城市管理还不够到位,个别领域的管理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一些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市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有待提高等等。其中有的还是年年都在抓、年年都反弹的老大难问题。文明素养的提高既靠宣传教育,也靠严格管理。新加坡经验告诉我们,文明是严管出来的,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公民文明素质养成需要一个以严管来推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不断推动问题整改和解决,才能向全市人民交出更满意的文明答卷。
高强度狠抓文明创建问题整改,就必须推动文明创建向基层延伸,加强城乡共建,统筹各类创建资源向农村地区延伸,重点解决好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文明创建工作不平衡问题,注重着眼基层基础、覆盖到边到底,切实落实县区和镇街的主体责任,加快推进文明镇街、文明村居、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夯实基层文明创建细胞;就必须深化城管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属地管理、重心下移,深化中心城区城管体制改革,科学划分市区两级权责,拓展城市综合执法范围,全面落实好门前 “三包”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奖惩,强化考核,使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更加严格、更加有效;就必须坚持宣传教育与依法严管相结合,持续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网络等文明引导行动,强化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和实践养成,切实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加强严格规范执法,依法惩处不文明行为,同时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及时曝光不文明行为。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延伸基层、理顺机制、教育与严管相结合,继续下大力气解决好存在的问题,高强度狠抓文明创建问题整改,并建立健全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坚决避免“一阵风”“运动式”短期行为,我们一定能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惠州更加文明和谐。
新闻推荐
昨日,在广东惠州博罗县北堤村,丘志华律师(中)帮助一户村民解决借款纠纷。从2012年起,广东惠州博罗县开始推行村(居)委聘任“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