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外贸进出口额超600亿 惠州市外贸进出口延续开门红势头,增长态势平稳向好

惠州日报 2017-05-17 05:02

一季度惠州外贸进出口额突破600亿元,取得开门红。记者日前从惠州海关获悉,今年第一季度,惠州市外贸进出口额达605.5亿元,同比增长0.3%,延续开门红势头,增长态势平稳向好。其中,外贸出口额为400.6亿元,增长7.6%;外贸进口额为204.9亿元,下降11.6%。

外资企业仍为拉动外贸第一主力

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仍占据惠州市外贸进出口核心阵地,进出口值占比逾七成。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惠州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34.8亿元,同比增长0.9%。“家电行业是惠州支柱产业之一,相关企业顺应市场发展努力开拓海外市场。”惠州海关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一季度,惠州出口彩色电视机达24.7亿元,同比增长了46.7%。据统计,在液晶彩电方面,惠州市对美国出口约10.5亿元,增长了1.2倍;对智利出口1.3亿元,增长3.8倍;对阿根廷出口1.1亿元,增长1.2倍。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一季度对巴西出口液晶彩电约1.3亿元,去年同期无此类产品出口。

从贸易伙伴上看,惠州对香港、美国、东盟等地进出口有增长,对印度、韩国、日本等地进出口则下降。据惠州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惠州市对东盟进出口51.2亿元,增长4.7%。“新兴国家市场需求增加、消费升级,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移加速,带动了惠州市商品对东盟等沿线市场出口。”该负责人介绍,在综合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等地。

在进出口企业性质方面,外资企业仍为拉动外贸第一主力。1~3月,惠州市外商独资企业进出口值约318.5亿元,同比增长17.1%,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3%。

推广汇总征税改革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记者梳理数据发现,在出口商品中,一季度惠州出口机电产品329.1亿元,同比增长8.3%,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2.2%,其中手机产品出口100.1亿元,同比增长0.2%。同期,出口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箱包、鞋类及塑料制品52.5亿元,同比下降1.2%,占13.1%。

据悉,惠州海关大力推广汇总征税改革,通过主动走访企业、召开政策宣讲会、设置咨询专岗等方式,做好政策宣讲和咨询解答服务开通客协企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备案申请,实现“即来即办”,并将汇总征税操作模式与区域通关一体化有机结合,进一步降低企业通关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促进惠州外贸企稳向好。据统计,一季度该海关共办理汇总征税报关单1345份,涉及税款3.35亿元,同比增长超300倍,已超过2016年全年汇总征税税款。

此外,惠州海关进一步加大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推广力度,实现企业自主选择任意现场办理申报、纳税等手续,自主选择任意口岸、场站办理货物通关、提货及装运等业务,减少转关成本;按照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的目标,严格控制进出口查验率,提高24小时通关率,实现手续做减法、监管增效能。

本报记者杨熠 通讯员周希

新闻推荐

图片展示8731件文物 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在惠州博物馆启动

昨日,文物鉴定专家在惠州博物馆为市民免费鉴定文物。本报记者钟畅新摄本报讯(记者游璇钰)昨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在市文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