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大桥恢复原双向6车道通行 市公安交警部门将总结潮汐车道昨日试行情况并发布测试结果
分流车道旨在缓解东平往江北方向的交通堵塞。 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公安交警在分流车道指挥交通。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本报讯 (记者杨 熠 通讯员邓闽榕)昨日早高峰时段,不少经过市区东江大桥与东平下沉隧道的市民发现,南往北方向比平时多出一条车道,北往南方向变成两车道;待早高峰结束后,已恢复为原双向6车道通行。这是昨日上午市公安交警部门在东江大桥与东平下沉隧道(南往北)方向试行全市首条“潮汐车道”的情况。
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当日早高峰首次试行的潮汐车道,南往北方向路段通行良好,大部分车辆能通过现场指示标牌及民警指挥有序通行,早高峰车流龙尾于8时15分左右基本消散,与以往同一时段相比提早了45分钟以上。然而,由于北往南方向减少了一条车道,江北往东平方向部分路段出现了拥堵缓行。
据悉,此次东江大桥与东平下沉隧道(南往北)方向潮汐车道通行测试时间仅昨日一天,今日将恢复原双向6车道正常通行。接下来,市公安交警部门将针对潮汐车道测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测试结果向社会发布。
车流龙尾8时15分基本消散
昨日上午7时许,记者前往市区金山大桥看到,公安交警部门已在东平下沉隧道南往北方向入口附近设置中间隔离装置,向对向车道移开了一条潮汐车道,并摆放了清晰的指示牌。7时15分许,潮汐车道正式启用,此时东江大桥与东平下沉隧道南往北方向临时增至4车道,北往南方向变成2车道。
7时40分许,金山大桥车流量激增,东平下沉隧道南往北方向车辆出现缓行,并逐渐积压到隧道入口,不少车辆在现场民警的指挥下,选择潮汐车道有序通行。
8时许,东平下沉隧道及东江大桥南往北方向达到车流高峰,大多车辆缓慢行驶,金山大桥南往北方向车道渐渐排起车龙,但潮汐车道仍可较为快速通行,现场交警正指挥金山大桥南往北最左侧车道车辆通行潮汐车道,减缓交通拥堵。
8时15分许,东平下沉隧道车流龙尾基本消散,此时路过该路段的车辆均可较快速地进入隧道。
早高峰过江车程缩短约10分钟
“东江大桥试行潮汐车道,通行的确有所顺畅!”当日,不少市民告诉记者,早高峰时段试行潮汐车道,南往北“过江”通行效率比以往有提升,从金山大桥经东平下沉隧道往江北车程缩短了大概10分钟。
“潮汐车道作为一种可变车道,指在路面上选择特殊车道,每天早晚高峰时根据车流量的变化,调整行车方向,满足大流量方向的通行需求,是缓解交通拥堵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设置了潮汐车道。”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测算,市区东江大桥早高峰日均车流量巨大,约为9000~1万,原本南往北方向3车道每分钟可通行约85辆车;试行潮汐车道后每分钟可通行100多辆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以上道路早高峰通行效率。
将完善现场指挥及灯控调试
据悉,由于开设潮汐车道需借用东江大桥与东平下沉隧道北往南一条车道,由于东江大桥北桥头灯控还在调试当中,所以不少走潮汐车道的车辆出现缓行,同时造成北往南方向的惠州大道、文昌一路、东江二路、东江三路等不少路段在早高峰出现一定的交通拥堵。记者驱车走访发现,当日上午8时50分,东江大桥北往南方向拥堵的车龙已经排到云山十字路口。
“早高峰试行潮汐车道,我8时30分从江北行驶到东平方向,却堵了将近20分钟。”市民刘杰说。不少市民也向记者坦言,首次试行期间北往南方向比较拥堵,希望公安交警部门研究合理的潮汐车道配置,同时优化调整周边交通组织,确保车辆通行顺畅。
对此,市公安交警部门昨日表示,将针对当日潮汐车道试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现场指挥及灯控调试等工作。如通过延长东江大桥北桥头灯控及华贸中心门前灯控绿灯放行时间等措施,解决北往南方向部分路段交通拥堵问题,合理发挥潮汐车道的缓堵作用,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秩序。
新闻推荐
孩子成绩下降家长别忙着责骂 学习压力得不到释放,孩子易现焦虑症状
作为学生,学习上或多或少都有压力。初中生小薇因学习成绩下降,受到家长指责,又被老师批评,产生了厌学情绪。面对孩子的学习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