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对接互通的“火车”鸣响起来 三论加快实施“海绵行动”助推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建设
本报评论员
《惠州市 “海绵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全面对标对接,交通建设先行。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深圳“东进战略”释放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以强烈的核心标杆意识,推动发展理念、城市规划、资源配置、创新体系、生态建设等与深圳全面对接。以交通基础设施对接为先导,加快实施“公路畅通、轨道加速、民航增效、港口提质、换乘便捷”等交通一体化规划,构建多元开放、畅顺快捷的深莞惠经济圈(3+2)区域快速通道网络。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是城市之间交往连通的基础设施。只有脉络通活,经济肌体才能健康;两地往返便捷,同城化才有可能。显而易见,交通体系越是完善发达,城市间往返时间成本越低,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流动越快速,区域经济联系才会越密切、区域融合发展才能越顺畅。所谓路通,方能人通、财通。从这个意义上讲,交通的互联对接不仅会带来发展红利,也拓展了城市空间。全面对接深圳“东进战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打通交通瓶颈是第一突破口。换言之,全面实施“海绵行动”,必须先让更多对接深圳、互联互通的“火车”鸣响起来。
有目共睹,当前惠州市与深圳的一些跨界连接路建设整体进展顺利,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仍需进一步加快。总而言之,要全面加快以“两港三网”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惠州与国内外城市、特别是深莞惠经济圈(3+2)和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交通对接水平,筑牢对外交流合作的交通设施基础。具体讲,就是要抢抓省加快“五大干线机场”建设机遇,按照“三步走”战略,加快推进惠州机场建设;加快惠州港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码头建设,尽快进入亿吨大港行列;加快推进广汕客专、赣深客专惠州段等轨道交通网络骨干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惠州城市轨道1号线、深惠城际轨道交通和深圳地铁14号线延伸线的规划建设,尽早实现深惠两市轨道线网无缝衔接;通过新建、改扩建尽快打通与深莞汕河等市的34条快速通道,力争一年有一条以上高速公路建成、一年有一条轨道交通动工,确保“十三五”末实现“三个半小时”目标,即所有乡镇半个小时都能上高速、所有县(区)半个小时都能到市区、全面融入穗深港惠“半小时生活圈”。
交通互联,方有城市互通;往来互通,才有人心互融。实施“海绵行动”,全面对接深圳,交通对接互联无疑是从纸上对接到落地对接的第一突破。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起点,以更高的视野、更强的历史责任感,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全面加快以“两港三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外部打通、内部联网”,全力推进区域交通建设一体化,让更多对接互通的“火车”鸣响起来,让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顺畅流动,我们一定能更好更快地对接深圳“东进战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为惠州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打响禁毒战遏制毒品犯罪 全区13个行动组地毯式清查可能成为制毒窝点的重点部位
▲执法人员检查出租屋。▲河南岸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心理访谈室。▲执法人员检查废品回收站。近期,惠城区开展制毒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