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一网式”政务服务便民提升效率 惠城区实施商事制度改革

惠州日报 2017-05-31 04:24

市民在惠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自助办理业务。

自从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以来,区发改局和区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在“一门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和提升窗口工作效率等方面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有效推动了惠城区商事制度改革。

记者了解到,现在,惠城区商事登记窗口的业务受理量明显增加,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由改革前每日办理200件左右,增加到目前每日办理300多件,群众排队等候的时间由原来的2~3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

★“一门式”政务服务

行政服务中心拟设综合服务窗口36个

在推进“一门式”政务服务方面,惠城区正有序推进实体大厅窗口的改革。区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将对服务大厅窗口服务模式进行全新的改革,制订具体工作方案,计划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统筹设置综合服务窗口36个,其中法人综合服务窗口23个、自然人综合服务窗口6个、综合咨询窗口4个、综合发证窗口3个。

该负责人说,为此,自然人、咨询及发证综合服务窗口需要13名工作人员,将通过各部门派驻及就地转化的方式解决;法人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23名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窗口人员的招聘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公开招投标相关程序,预计23名工作人员将于6月底前到位。

★“一网式”政务服务

“一网到村”,群众办事不出村

在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为实现公共服务事项“群众办事不出村”,惠城区在4月中旬完成13个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公共服务站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系统、有经费”的区、镇、村三级综合服务标准化平台),并通过了市基层服务平台考核组的验收。

在深化“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方面,惠城区通过升级改造整合原有行政审批系统,统一使用市统建的综合办事系统,实现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平台跨级办理。同时,依托网上办事大厅,完成惠城区网上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实现与省、市平台的无缝对接;科学制订“一网到村技术方案”。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区13个镇(街道)、212个村(社区)的“一网到村”建设施工及验收工作已经全面完成。该区还组织区直有关单位及各镇(街道)、村(社区)先后开展4次共618人的业务办理及系统操作培训,以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保障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实施网络预约、实名取号提升效率

“通过网络及微信公众号就可以预约取号,我们办事人员可足不出户实现网络预约。”市民陈伊丽为改革实现的便民服务点赞,她说,实施“一人一票”制,办事人员通过身份证、企业名称等实名取号(现每天60个),较好解决了群众反映的排队时间长、取号难及部分中介办证机构集中、垄断取号的问题。

此外,记者也留意到,目前,惠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也相应增加了一些。惠城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协调区市场监管局增设4个业务办理窗口,在原有16个窗口的基础上增加至20个,并将市场监督管理局基层所的有关人员及原窗口人员抽调回服务窗口,满足业务办理需求。

同时,科学合理调配窗口,设置“企业新设立”窗口、“工商综合”窗口。其中“企业新设立”窗口采取“先初审收件,后录入审批”的模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文/图 本报记者谢菁菁 郑国瑞

新闻推荐

部门摆摊设点服务好企业收获多多满意归 今年“企业服务月”服务集市内容更丰富体验感更强

“企业服务月”服务集市热闹非凡。本报记者钟畅新摄数说亮点■昨日企业现场反映问题或咨询建议共1215宗,现场解决或答复1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