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摆摊设点服务好企业收获多多满意归 今年“企业服务月”服务集市内容更丰富体验感更强
“企业服务月”服务集市热闹非凡。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数说亮点
■昨日企业现场反映问题或咨询建议共1215宗,现场解决或答复1194宗,21宗转相关部门研究回复。
昨日上午,惠州市2017年“企业服务月”服务集市活动在惠州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活动现场设置服务体验区和政策咨询区,20个单位部门集中摆摊设点,为广大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集中回应企业诉求;13个单位部门设立服务体验区为企业和市民现场办理业务。
“今年"企业服务月"活动内容更丰富,体验感更强。”现场企业家代表和市民纷纷点赞。
互联网+服务
“惠州惠企通”一站式服务受热捧
记者看到,市经信局网上办事服务体验区吸引众多企业代表和市民驻足关注,不少人拿出手机现场扫描下载“惠州惠企通”APP。
“惠州惠企通APP只能了解经信局相关政策吗?”来自一企业的王女士边扫码边问。“下载APP不但可以看到"企业服务月"活动最新动态,了解服务企业系列优惠政策,还可以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困难、表达诉求。”市经信局现场工作人员耐心讲解。
“我们带了1000份APP宣传册,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抢光"了。”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惠州惠企通”一经推出大受企业家欢迎,一个上午就“增粉”近千人。
记者现场通过手机扫码下载“惠州惠企通”APP,浏览发现APP设立了“政策精选、热点关注、服务机构、企业诉求”等惠企服务栏目,对各类信息进行精准分类,方便大家阅读。此外,企业注册后还能随时查看自己企业相关信息。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惠企通”APP和微信公众号实现互联网+服务。每个工作日上午,APP向用户发送惠企政策资讯和培训展会信息。同时,“惠州惠企通”微信公众号每周也将同步推送涉企政策资讯。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高效地为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惠州惠企通”还实现与惠州市网络问政综合信息平台无缝链接。企业通过“惠州惠企通”提交的诉求,可自动流转到相关职能部门,一般问题回复不超过5个工作日,复杂问题回复不超过15个工作日,回复结果将在“惠州惠企通”及政府网站及时公开。
截至目前,平台开通一年来共收到诉求件450件,已办结446件,办结率99.1%;“惠州惠企通”APP和微信公众号企业关注及注册数共15360户(次)。
现场体验
模拟业务办理让政策宣传活起来
亲身体验、直观了解政府各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在昨日“服务集市”上,共有13个单位设立8个服务体验区。相比去年,今年新增加了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负责的 “广东省电子税务局”体验服务区、市工商局负责的“企业年报”体验服务区和市房管局负责的“购房提示”体验服务区。
在“广东省电子税务局”体验服务区前,安斯曼(惠州)贸易有限公司李先生体验了智能办税终端机的便利。在宣传员引导下,李先生登录惠州国税智能办税系统,办理变更税务业务。在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和企业资料电子扫描录入后,终端机很快打出办理业务小票,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之前我们要办理这方面税务业务,要在窗口排队,再填表提交资料,耗时很长,有智能办税系统会方便很多。”李先生说。
据了解,目前该类型终端机在仲恺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进行试点,效果非常明显,接下来将在市内其他服务厅推广。
除了针对企业的体验服务外,现场还有不少针对市民的体验服务。在市房管局“购房提示”体验服务区,市民便可通过模拟买房,了解买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买房先要查看房地产企业资质、楼盘信息及相关规划是否公布出来。”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规范房地产销售市场,惠州市对售前信息公示有着明确规定,推出“购房提示”体验服务,就是要让市民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
政策咨询
20单位设点现场帮企业解决问题
在今年“服务集市”上,共有20个单位摆摊设点进行政策宣传。
广东泰仁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女士是“企业服务月”活动的“常客”。胡女士告诉记者,“服务集市”规模越来越大,参与单位越来越多,能够咨询的政策涉及面越来越广,对企业的帮助也越来越大。
除提供政策咨询外,各单位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市环保局摊位前,华阳集团总裁办主任谈先生正向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反映一宗环境污染问题。
接到投诉后,市环保局局长黄水祥现场就打起了电话,交办给惠城区环保局,并督促水口街道办马上就此事进行联合调查。“我们将依法依规进行妥善处理,保障双方的合法利益。”黄水祥说。得到答复后谈先生表示满意。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摊位前,记者看到不少企业在咨询劳动关系方面问题。“对现场能答疑或解决的我们就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会记录下来,交给相关科室跟踪解决。”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说。
在市总工会摊位前,仲恺某企业职工杨先生正在咨询工伤赔偿问题。“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工伤后,工伤赔偿中的本人工资按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的话,可以向工会申请法律援助,进行劳动仲裁或起诉。”市总工会“惠工”工伤关爱援助项目社工吴广龙现场解答。
“今年我们首次参加 "服务集市",除了单位的干部职工外,还请来律师和社工助理。”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杨慧红告诉记者。
“"企业服务月"活动期间,我们将启动"首席服务官"服务模式,深入企业、园区服务客户,联合惠州市中小企业协会、计算机学会、创享家企业联盟等商协会和重点产业园,开展知识产权和科技项目咨询服务活动。”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副总经理林涌浩说。
不少企业代表表示,今年在现场办公的职能部门比较全,许多摊位都有“一把手”坐镇,对于解决问题非常有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沟通成本。
统筹 本报记者田铁流
采写 本报记者邱若蓉 周丽琴
新闻推荐
确保实现今年网格化全覆盖目标 全市“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付巨晗通讯员颜险峰)昨日上午,全市“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惠城区小金口街道举行,总结推广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