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去降补”增强发展新动能 把省党代会精神落实到惠州实践中努力走在前列系列报道之一
惠州市不断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为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注入新动力。图为惠州市国税工作人员到企业调研。本报记者王建桥 通讯员曾 志 摄
编者按 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一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大会,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为统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大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广东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了更加广阔、更加壮丽、更加灿烂的美好前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省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重大政治任务。5月27日,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就贯彻省党代会精神进行了传达部署。今日起,本报推出 “把省党代会精神落实到惠州实践中努力走在前列系列报道”,深入解读省党代会精神,及时报道全市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浓厚氛围,为全省落实“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要求作出惠州应有的贡献。
今年4月1日起,惠州市全面停征出入境检验检疫费。日前,惠州市某外贸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笔账:以一船载重20万吨的进口原油计算,可以免交6万余元原油检验鉴定费和船舶检疫费。据悉,该政策实施首月,共为全市外贸企业减免费用约303万元。
全面停征出入境检验检疫费,是惠州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日前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对此,惠州市打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降补”组合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发展新动能,今年计划为企业减负116.2亿元。
今年计划为企业减负116.2亿元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强化综合制造能力优势,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巩固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优势,加大力度减轻实体经济负担,扎实推进质量强省战略。
去年5月1日零时2分,惠城区河南岸肥雄记海鲜酒楼开出全市首张服务业增值税普通发票。实施 “营改增”后,该酒楼改为向国税部门缴纳3%的增值税,税负降幅超过40%。“"营改增"增加了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企业带来实际性减负。”广东致远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祖向认为,这一政策的调整将进一步连通企业间供应链条,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企业创新发展,既有赖于自身发展需求,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近年来,惠州市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政策保障,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技术改造等扶持政策,为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仅去年,惠州市就推动375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技改,组织151个项目申报并获得2.2亿元国家、省、市级技改专项资金扶持。今年,惠州市将进一步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计划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引导4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去年,惠州市制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负成本等7大任务35项举措,为全市企业减负合计约103.7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市为企业减负30.8亿元。”该负责人说,今年惠州市降成本的主要任务是升华提高、优化流程、不留死角,按照新的统计口径,今年计划为企业减负116.2亿元。
惠州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居全省第二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覆盖全省、通达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2012年以来,惠州市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3条,通车总里程达633公里,跃居全省第二。“十三五”期间,惠州市将加快武深、河惠莞、韶惠、从莞、汕湛等高速公路惠州段建设,完善“七横五纵一联”高速公路网,力争实现三个“半小时”目标(所有乡镇半个小时都能上高速、所有县(区)半个小时都能到市区、全面融入穗深港惠“半小时生活圈”)。
要通达全国、连通世界,空港建设必不可少。根据《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惠州机场将建设干线机场,主要服务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东部地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目前,惠州机场共开通北京、上海、杭州等13条航线,引进国航、吉祥航、昆明航等8家航空公司,全年平均客座率达72%,在同类型中小机场中成绩较为突出。
今年,惠州机场计划新增2~3条航线,进一步优化航线网络,并力争引进过夜飞机,设立基地航空公司。随着机场二期建设的加快推进,惠州机场将按照4d级、4e级标准打造,建设旅客年吞吐量达到千万级的干线机场。
全省地级市首个开办企业微信服务号开通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重塑营商环境广东优势,努力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
今年5月18日,“惠州开办企业便利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正式开通,成为全省地级市第一个“一站式”开办企业指引微信服务号。开通该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是惠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做好服务的具体措施,可以让公众及时、全面了解“名称预核、工商登记、公安刻章、银行开户、税务信息采集”等开办企业各环节的办事指引和服务信息。
近年来,惠州市着眼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大力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目前,全市已全面建成“横向覆盖部门,纵向延伸县、区、镇(街)”的网上办事大厅,全市镇(街)网上办事服务站实现100%覆盖,市直累计入驻事项955项,实现100%开通网上办理。
接下来,惠州市将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大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健全项目落地建设的全流程跟进服务机制,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破解项目落地难题,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本报记者戴 建
新闻推荐
实施潮汐车道后的滨江西路。本报记者王建桥摄本报讯(记者杨熠通讯员邓闽榕)“市区滨江西路昨日启用潮汐车道,缓堵效果立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