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一季度CPI换了新推手 医疗保健类价格一跃成为“八大类”涨幅榜“冠军”
东江时报讯 一季度,市民花在医疗保健上的钱多了。昨日,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发布2017年一季度CPI数据。今年一季度,惠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3%,涨幅与2016年一季度相比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往年的涨价先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持平,医疗保健类则一跃成为“八大类”涨幅榜“冠军”。
一季度医疗保健价格涨幅最大
一季度,惠州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全国(上涨1.4%)高0.9个百分点,比全省(上涨1.5%)高0.8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从高到低排序中居第2位,在珠三角9市居第1位。
一季度恰逢元旦、春节,物价让很多市民感同身受。从环比来看,1月份受冷空气影响以及春节期间食品、服务价格走高,环比价格上涨1.4%;2月份节后价格回落,环比下降0.7%;3月份天气转暖,地产蔬菜供应增加,带动环比价格下降0.3%。
同比来看,一季度1月、2月、3月分别上涨3.9%、1.1%和1.9%。受春节消费旺季并且跨月错位叠加影响,1月份主要食品、交通运输、服务价格全面上涨,CPI月同比价格上涨3.9%,创2014年2月份以来36个月新高。
从商品的类目来看,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八大类商品中,一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 “六涨一跌一平”,其中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4%,居住价格上涨3.4%,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3.4%,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6%,衣着价格上涨2.4%,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9%;食品烟酒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
二季度预计CPI将稳中有升
“翘尾影响一季度惠州CPI涨幅有所扩大,翘尾因素影响1.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0.9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性因素带动CPI适度上涨,一季度,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疏导公共事业领域累积的价格矛盾,惠州政府陆续出台了城市公立医院“新政”、提高污水处理费等改革措施,引导相关商品和服务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价格总水平适度上涨。
其次,劳动力成本显著推动CPI上涨。一方面,大量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导致农业用工成本增加,务农成本持续上升,对农产品价格构成长期压力。另一方面,近年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和社保标准,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客观上需要通过提高消费品及服务价格进行消化。
“上游价格回暖对下游CPI具有一定的传导效应。”该负责人介绍,一季度,惠州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承接了去年四季度回暖势头,同比上涨6.0%,涨幅比全省高1.7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从2016年10月份开始,惠州PPI月同比指数已连续六个月在正增长区间运行,回暖态势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游CPI走势。
“由于去年翘尾因素相对明显,加上今年春节消费带来了新涨价因素,一季度惠州CPI处于相对较高的价位水平。”该负责人预测,假如主要农副产品供应稳定,市场涨价热点不明显,预计二季度惠州CPI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运行态势,但涨幅比一季度会有所收窄。
新热点
医改拉高医疗服务价格
今年,不少市民去医院看病,不约而同发现,不论是门诊、护理费用还是手术费用,都比以往有所上涨,与此同时,西药价格却便宜了不少。调查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医疗保健类价格涨幅居首,同比上涨11.4%,拉动总指数上涨约0.7个百分点,这跟公立医院改革不无关系。
根据 《惠州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2016年12月15日开始,惠州各医院对药品价格、医疗收费等执行新的收费标准。据记者了解,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体现医生的医疗服务价值,同时降低药品价格(执行药品零差价政策),这就导致了医疗服务价格出现了较明显提升。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惠州市医疗卫生器具价格上涨2.0%,医疗服务价格涨幅较大,上涨17.3%。医疗保健中下跌的主要集中在药品价格上,一季度西药价格下降1.8%,但中药价格上涨9.3%。
中药价格的上涨则和工业品中中药材价格上涨不无关系,数据显示,随着全国去产能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去年四季度以来上游工业品出厂价格纷纷回暖,下游价格得到支撑,一季度工业品价格同比上涨2.4%,比去年同期(下降0.6%)明显回暖。其中,中药材价格上涨23.4%。
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曾翠凌
新闻推荐
“这样的爱心帮扶,对我们来说是真真切切地解决了生活中的一大难题!”4月8日,在重庆梁平一座小山村里,村民李爱华拉着惠州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