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一战成名”光正育人有“法宝” 光正实验学校首届艺术高考成绩骄人3人通过清华美院录取线3人入围星海音乐学院
操场上,孩子们在尽情地挥洒汗水。
光正实验学校一些学生的绘画作品。
明亮的 教 室里,孩子们上着语文课。
王林育。
侯向树。
周念。
常言春耕秋收,暮春四月的光正实验学校却提前进入收获季:首届美术高考中,高三学子欧杰聪、郑丽晶、李嘉杰,高分通过清华美院录取线,其中欧杰聪以612.5分的优异成绩,勇夺造型专业全国第一;首届音乐高考中,高三学子吴文科、王正扬、欧阳丹平,高分入围星海音乐学院;广东省美术联考,美术特长生重本过线9人,重本率达23.6%;广东省音乐联考,音乐特长生重本率预计达50%,本科率预计达100%……
如是硕果,还有很多。如果将光正实验学校比作一块广袤的田园,那此时的光景,正是五谷丰熟,瓜果飘香。
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一群怎样的“园丁”,又有何“法宝”,能让光正实验学校这所创办不过三年的新校 “一战成名”,让这些莘莘学子梦想成真?日前,记者走进光正实验学校,对话这群“园丁”,从日常说起,详述育人之道。
法宝1
高三艺术班美术专业教师王林育:
筑高起点让孩子站得高飞得远
在首届艺术高考中,王林育教授的美术特长班,有3人考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业分数线;3人过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分数线;3人过了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业分数线;还有5人过了广州美术学院的专业分数线;2人过了四川美术学院的专业分数线;2人过了景德陶瓷大学的专业分数线;1人过了浙江传媒大学的专业分数线。
立意高远 开阔学生视野
如今,对欧杰聪、李嘉杰等同学来说,“筑梦央美,剑指清华”这八个字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欧杰聪清晰记得,自己还是高一时,老师王林育就以这八个字为梦想灯塔,激励大家。“那时觉得这句话就是励志语,没敢奢望成真。”欧杰聪笑言,没想到按照王老师的“恢弘愿景”不懈努力,真的让这种梦想照进现实里。
“我一直坚信,有多大的格局,就有多大的视野。只有让学生立意高远,他才能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坚定的信心,拥抱广阔的天地。”王林育说。
王林育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个目标,不落空,不虚晃,他依托学校的大力支持,在学生必修的课程“主菜单”之外,添加了许多“辅食”。“像雕塑课、设计课等,都不在高考大纲的范畴之内,但这些对开阔美术特长生的视野,筑高人生起点很有必要。”王林育说“只要我们提出合理要求,学校一定会极力满足。”
以情育人 亦师亦友陪伴
“我们美术班的学生,上课时间不固定,时常要出外写生。出外学习的时候,王老师都会与我们同吃同住。”李嘉杰告诉记者,就读光正实验学校的几年,王老师几乎与他们形影不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重自我,有主见。教学管理中,如果一味以制度和规章说话,是没办法让他们信服的。”王林育认为,唯有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亦师亦友地陪伴着他们,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其实我在陪伴他们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譬如看到他们不断进步,我会对自己的职业更加热爱和充满激情。”
法宝2 高三艺术班音乐教师周念:
要以专业折服学生
听闻光正实验学校3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入围星海音乐学院。联想到此前的省内音乐联考中,周念执教的音乐特长班,重本率50%、本科率100%,其中欧阳丹平获市第一名的不俗战绩,对周念的育人之道,有了更加迫切的剖析欲望。
胸怀大志择光正
三年前,刚毕业的周念,坚定选择了同样是教育“新丁”的光正实验学校。
“我相信每个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都是胸怀宏愿,踌躇满志的。我也不例外。”周念说,多年音乐专业的学习,让他对杏坛育人有了不一样的思考,“我希望能借助自己的力量,播撒音乐艺术的种子,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口碑,让我所在的学校成为音乐学习的最好殿堂。”
怀揣这种宏伟愿景,周念经过反复对比选择,将人生的职业梦想,投注在光正实验学校。“我询问了许多师者长辈,也多渠道了解了光正集团的办学理念,觉得这里就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周念畅言,光正实验学校将素质教育当作立校之本,十分重视在音体美专业的投入,“这在其他学校是不多见的。”
乐此不疲育英才
周念的记忆仿佛还停留在刚入校门的那一刻,现实中的捷报频传,却在他耳边响起花开的声音。谈及学生为何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又有何独特的育人之道,周念坦言,老师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用专业折服学生,其次,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老师要放下身段,走近学生,才能打开学生心扉,接受教师的引导与教导,此外,对学生实施细节管理,及时疏导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问题也很重要。
周念说,他在教学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着力培养。学校会开拓各种渠道的培训平台,请专家进来,或送教师们出去,不断的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真正体现了“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办学理念。
周念说,直到埋首三尺讲台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直到陪伴这些孩子成长、成才,才真正明白“教师”两个字的深刻含义,“感谢这些孩子们,一路上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安慰,让我发现做老师的乐趣。”
法宝3 三艺术班班主任教师侯向树:
师徒结对子共同成长
还未见到侯向树的时候,记者就因为其他老师的热议,对他充满了好奇。得知他作为艺术班的班主任,不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更因未婚的他,为给学生补充营养,学习煲汤,而获评“暖男老师”称誉。带着好奇,记者从“煲汤事件”说起,了解他的教学日常。
我能做的就是陪伴
听到记者问起“煲汤事件”的始末,不善言谈的侯向树有些害羞地笑了笑,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用近乎直白的朴实语言说,高三学习紧任务重,作为老师能做的很有限,“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在他们身边。”为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他会记下每个学生的生日,并每月举办一次生日会;为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他会邀请自己的师哥师姐到校给学生带来励志讲座。
而要事无巨细的做好这些工作,自然意味着要投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管理中。因此在学校最早到校和最晚离校的教职工中,一定会有侯向树的身影。
施教中老师也在成长
“担任班主任的过程,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侯向树说,在与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的沟通对接中,锻炼了他的协调处事能力,也让他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考,“以前是书本知识,现在更多了些实操的经验。”
侯向树说,学校推行的理念是“向高手致敬,向能人看齐”,这种环境,为教师成长营造了一个成长的广阔空间。“每周都有班主任交流会,要求学校优秀的班主任,或外面的专家,开展主题讲座,也会推行"青蓝工程",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我们成长。”侯向树说,学校的“师徒结对”,不仅有指导、有点评,还有考核,“是真真正正的"师徒结对"。”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卢振侠 广文
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郭亮平 摄
新闻推荐
东时小记者清晨从龙门赶来看升旗 《东江时报》“国旗文化进校园”首场活动在黄冈中学惠州学校举行
450个东时小记者家庭参加了《东江时报》组织的“国旗文化进校园”首场活动。英姿飒爽的国旗护卫队老兵。《东江时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