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吃5天竹笋吃到吐血 医生:有胃肠道消化系统疾病及有肝硬化者不宜食用粗纤维食物
春笋好吃,但不是人人适合吃。
正值春天,春笋陆续上市,成为很多家庭餐桌上频频出现的菜肴。然而,最近一则“大姐连吃5天春笋后吐血一斤”的新闻引发关注。春笋吃多了真的会吐血吗?春笋应该怎么吃?吃多少为宜?
新闻回顾
杭州大姐吃了5天春笋突然呕血
这道鲜嫩味美的春笋菜式,让食客们期盼了一整个冬天。如今,正逢春笋上市的季节,可近期有报道吓坏了网友:杭州市一医院消化内科病房收治了一位女患者,吃了一次春笋后开始拉黑便,之后继续吃了5天,竟突然呕出0.5公斤血来。
据了解,该名女性患者第一天买了几根春笋回家烧了碗腌肉炖春笋,又香又鲜,一家人把这一大盆吃了个精光,连汤都没有剩下。第二天,她又烧了一大碗,大家依然很给面子。第三天,她想着每天烧汤会腻,便弄了个油焖春笋,还是一如既往地畅销。然后是第四天、第五天,他们家的饭桌上春笋就没有断过。而突然的呕血就发生在第五天晚上。
报道中,医护人员透露,到医院的时候,这位50多岁的女患者脸色惨白,血色素只有正常人的一半。经急诊检查,医生初步判断她大量呕血的原因是消化道出血。而等这位女患者逐渐恢复以后,医生们仔细去回顾了她的病史,认为导致此次消化道大出血应该与她吃春笋有关。这位女患者有消化道溃疡病史,事实上发现已经有两年多,只是偶尔会有上腹疼痛,她就没放在心上。而溃疡的地方很容易变成出血点,要是出血量大的话,还可能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
胃溃疡患者少吃粗纤维食物,避免伤口出血
那么,大量吃笋真的会导致胃出血吗?对此,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李丙生说,根据新闻陈述来看,胃溃疡是导致该女士吐血的主要原因,而食用了春笋可能是诱因。
“我们不建议有胃肠道消化系统疾病及有肝硬化的病人食用粗纤维食物。”李丙生介绍,像竹笋、玉米、红薯、芹菜、燕麦等粗纤维食物对消化道负荷比较重,胃在处理这些食物的时候,蠕动能力会加强。如果此时食用者本身患有胃溃疡的话,胃在强动力运作下,更容易导致溃疡伤口出血。“清明节前后,惠州人喜欢用糯米做清明团子、艾粄之类的食物,也容易诱发胃溃疡出血。”他提醒,有肠胃疾病又爱吃糯米制品的人,在清明前后更要注意戒口,切勿因一时嘴馋,得不偿失。
季节交替冷热变化也易导致消化道血管破裂出血
李丙生提醒,天气也可能成为诱发胃溃疡出血的原因。“在季节交替的时候,由冷到热或由热到冷,消化道血管受气温影响,比较容易因消化道血管破裂出血。”他建议,在当下季节,时冷时热,市民还是要注意保暖,同时尽量少吃酸的、辣的、粗糙的食物。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少熬夜,多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另外,近期腹泻、肠胃炎的患者明显增多了,而且患者中青少年占了多数。”李丙生说,春季气温不断回升,造成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活跃。而且天气变暖,食物中腐败菌繁殖比较快,食物更容易腐败变质,饮食不当很容易导致腹痛腹泻。他提醒市民,一是尽量不要吃街边小摊档没有卫生保障的食物;二是不要吃隔夜容易变质的食物;三是少食生冷食物,比如生鱼片、冰冻饮料等。
知多点
春笋不要与糖浆、羊肉、板栗、豆腐一起吃
市健康文化协会副秘书长、药剂师杨燕提醒,有胃溃疡、胃出血、肾炎、肝硬化、肠炎、肾结石、骨质疏松的人和儿童都不宜多吃春笋,春笋比较适合肥胖和习惯性便秘的人吃。而且在食用时尽量不要与糖浆、羊肉、板栗、豆腐一起同吃,容易引起腹泻结石,还会引起一些严重的不良后果。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费 燕通讯员郑海燕
新闻推荐
深夜街头“医生”为城市水网听诊 《惠州日报》记者揭开城市水网测漏工神秘面纱
调试设备。夜幕下的身影。打开沙井盖检查。用仪器给自来水管道“把脉”。钻地探测。正在“听诊”的廖维康。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