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涌年底基本消除黑臭 本月起对每条河涌水质和整治进度进行排名
马过渡河整治后水质变清。
“河委书记”现场签订责任状。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日前,仲恺高新区召开2017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同时召开“河委书记”第四次工作推进会及“生态环境提升战役”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17年环境保护工作、“河委书记”工作和“生态环境提升战役”活动等各项任务,通报各镇(街道)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和第一季度水环境质量及“河委书记”工作落实情况。区委书记杨鹏飞表示,从第二季度起将对每条河涌的水质进行排名,对每条河涌整治的进度也将排名。
记者从会上获悉,仲恺高新区明确今年河涌要全面消除黑臭现象,并将其纳入党政主要领导的考核指标。此外,今年仲恺全面打响“生态环境提升战役”,努力成为惠州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重要组成部分。
去年获省级生态区命名
区委常委、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子尧介绍,2016年,仲恺全区各级各部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 “生态整治战役”活动,大力实施“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圆满完成了环保目标任务,并在迎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中获得市里的充分肯定。
据悉,2015年,仲恺在全市环保责任考核、总量减排考核中均获评优秀等次。2016年仲恺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全市排名第一,是唯一满意率在80分以上的县 (区),并正式获省级生态区命名,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优良。
11条河涌部分水质明显好转
会上,11名“河委书记”汇报了各自的工作情况。从一季度监测的情况来看,11条河涌的整治进度有快有慢,部分河涌水质明显好转,但也有的水质变差,或者时好时坏。其中,梧村河整治工程基本完成设计评审,预计5月前可正式发出征地公告,项目施工及监理单位招标工作在同步进行,监理单位将于近期挂网招标。肋下河累计清理约1.9公里流域的垃圾和杂草。从反映的情况来看,主要还存在资金缺口大、征地难、截污管网改造时间长等问题,导致部分河涌整治工作滞后。
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恒蓉介绍,目前,马过渡河、梧村河、埔仔河等多条主要河涌水质持续改善。甲子河潼侨段、金星河、陈江河已组织实施截污管网建设。甲子河陈江五一段、西坑河、肋下河等已实施河岸治理。辖区河涌已全部开展河道清理疏浚等工作,河涌水质及河道形象整体有所提升。
同时,新建污水收集管网20.5公里,累计建成截污管网约19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建立镇村环保责任考核体系
刘子尧介绍,今年该区将以实施“河委书记制”为抓手,全力推进水环境污染治理,确保到今年底全区11条河涌水体水质进一步提升,11条河涌基本消除黑臭现象。
同时,将加快推进全区11条河涌截污管网建设工程,提高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彻底解决污水直排河涌问题。他还介绍了实行河涌常态化管理、加强环境执法、协调跨界污染、巩固禁养区成果等。
据介绍,该区今年将完善区环境保护委员会议事规则,强化环境保护工作的综合研究、决策和联运机制,形成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同时,建立镇 (街道)、村(居)环保责任考核体系,强化乡镇、村(居)的环保责任意识。
本组文/图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魏怡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斐实习生邓冰莹通讯员许魁)昨日,全省推进《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落实现场会在惠州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