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责任齐抓共管普法才能掷地有声

惠州日报 2017-04-10 07:08

上周五,惠州学习论坛·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治惠州建设宣讲报告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应邀作辅导报告,深入阐述落实普法责任既是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推进法治建设的职责,更是努力构建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社会大普法格局的根本路径。

所谓落实普法责任,就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制。换言之,党政是普法的责任主体,哪个部门具体执法或主管,对应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推广工作就由哪个部门负责。今年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3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这为新时期全面夯实普法责任提供了制度保障。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立法之后,如何在全社会普及法律,如何让国民树立法治信仰?这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法治中国不能逃避亦无法逃避的一个考验。时至今日,国家普法30年,已到“七五”普法第二年,普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依法治国迈开大步。但我们也要清楚,问题依然存在,普法工作仍然十分繁重。长期以来,由于普法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一些部门想当然地认为普法是普法办的事,与自己无关;有些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普法工作流于形式,满足于发资料和放广播,搞起来轰轰烈烈,搞过去一片空白;有的部门对普法工作的长期性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灌输多于互动,常常是大水漫灌、无的放矢,普法内容普遍性有余、针对性不足。

必须看到,随着各种矛盾集中凸显,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水涨船高。普法工作必须面向广大群众,根据不同地区、行业以及不同对象的实际和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分类实施,精准普法。这就需要通过发挥各职能部门普法教育方面的专业优势,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正是要通过理清职责、明确责任,发挥各职能部门工作合力,达到精准普法、有效普法。一方面可以通过落实部门责任,增加普法资源供给,缓解普法资源供给不足、分布不均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发挥责任部门对群众需要更了解、普法形式更多元等优势,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普法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精准高效普法。

“以物与人,物尽而止;以法话人,法行无穷。”今年是惠州市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夯实普法基础、争创全国普法先进城市“三连冠”的深化之年,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推动普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意义重大。“举行这场报告会,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 "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理念。”在主持报告会时,市领导如是说。法治环境是最重要的发展环境,全力夯实普法责任,发挥各职能部门精准专业普法优势,努力形成普法主管部门指导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让每个人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让法治成为一种“国家信仰”,法治中国才有最坚强的支撑,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建设才有浓厚的法治环境。 (白 璐 汪金牛)

新闻推荐

ATM机可刷脸取款了 没带银行卡可通过四种方式取钱

ATM机上可以刷脸取款。本报采集没带银行卡能取钱吗?移动支付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大部分人出门只用带上手机便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