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家平价商店获评优秀 惠州市去年下半年农副产品平价商店检查评估结果张榜
本报讯 (记者戴 建)市发展和改革局日前在其官网通报了2016年下半年市区农副产品平价商店检查评估结果。记者了解到,市区共有108家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参加了检查评估,其中评为优秀的40家、良好的55家、合格的13家。
为消费者节约支出1361万元
“从检查评估掌握情况看,市区现有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经营管理总体较好、作用明显,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品牌效应。”市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在经营过程中基本上都做到与蔬菜、猪肉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配送集散中心对接,努力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实现让利惠民。同时,农副产品平价商店所销售的农副产品质量有保证,并严格按照规定让利销售平价品种,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
据统计,去年下半年市区农副产品平价商店让利销售的平价品种农副产品直接为消费者节约消费支出约1361万元。在让利惠及广大群众的同时,通过发挥价格导向作用,间接有效引导稳定了市场肉菜等农副产品价格。
同时,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立了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张贴或悬挂“产销对接,天天平价”标识,营造了浓厚的平价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此外,积极响应政府组织的春节市场肉菜价格调控工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组织货源保障供应,严格按照政府调控价格销售肉菜,确保了市场肉菜价格基本稳定,维护了节日市场价格秩序。
按优胜劣汰机制淘汰违规商店
检查评估中,价格管理部门发现部分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产销对接法子不多,路子不宽,造成少数平价品种销售价格没有优势。有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没有按规定使用平价标识标价签,平价商品与非平价商品区分不清。
针对当前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存在的问题,价格主管部门将全面加强监管,引导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平价商店有关管理规定,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发挥稳价惠民作用。
同时,对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坚持实行不定期检查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平价商店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管与退出机制,对违反平价商店管理规定和平价商店建设协议书的,按照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予以淘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怡兰通讯员马伟集)仲恺高新区“两新”组织第二期“周末党校”培训班4月8日在市委党校开班,中共惠州市委党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