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巡察推进182个突出问题整改 惠州市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强化内部监督

惠州日报 2017-04-13 06:56

全年开展4批(次)巡察、巡察市直部门单位15个、开展个别谈话1859人次、召开座谈会237场次、查阅资料7848册、走访基层单位184个……这些数字的背后,折射出惠州市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强化内部监督的不懈努力。

去年以来,市委巡察机构按照市委、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突出政治巡察,以问题为导向,抓早抓小抓典型。巡察期间,发现涉及“六项纪律”问题197个,提出意见建议228项,推进突出问题整改182个,移交问题线索51件,诫勉谈话、提醒谈话52人。

“通过巡察推动纪律审查,立案54件,党纪政纪处分30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较好发挥了巡察监督作用。”市委巡察办有关负责人说。

聚焦重点部门和县镇换届开展巡察

巡察监督是非常有效的党内监督形式。2008年初,惠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委巡察办),组建了5个巡察组。在巡察工作安排上,市委巡察办做到市委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巡察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哪里问题突出就巡察哪里。聚焦“六项纪律”问题,紧盯“四风”问题,从实际出发,灵活开展巡察。

去年3月,惠州市分别对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市广播电视大学和市体育运动学校进行巡察。通过巡察,反映出有的院校存在落实“两个责任”不够到位,班子凝聚力、战斗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廉政风险,选人进人不够规范等问题。对此,巡察组提出整改意见建议26项,移送问题线索12件,约谈相关负责人21人,向市直有关部门发函4件。

此外,惠州市还将巡察重点聚焦市直职能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通过巡察,发现有的市直部门存在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到位,有的国有资产处置不规范,监管缺失,甚至有“贵买贱卖”嫌疑。对此,巡察组提出整改意见建议46项,移送问题线索30件,提醒谈话、诫勉谈话20人。

县镇换届风气也是惠州市巡察工作聚焦的重点。按照部署,去年5月至11月,惠州市先后对县镇换届风气进行了两个阶段共5轮专项巡察督导。巡察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台账2500余份,个别谈话202人次,抽查了12380举报电话28次,共实地走访33个镇(街)、21个村,召开座谈会36场(次)。

通过开展巡察,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上,起到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醒警示、推进工作的作用,有关工作也得到了省委专项巡视组的充分肯定。

巡察拓展到街道(管委会)

在落实县镇换届风气专项巡察的同时,惠州市结合实际延伸巡察范围,把巡察拓展到街道(管委会)。

去年10月至11月,市委巡察办对全市10个街道(管委会)进行了巡察监督,检查了解街道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遵守党的纪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情况,了解作风建设、选人用人的情况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去年12月,根据市委的部署要求,市委巡察组开展了改革任务落实情况专项巡察,检查和了解2014年以来全市落实改革工作要求的执行情况、落实改革进度情况和落实改革任务作风情况。据介绍,此次巡察涉及经济与生态、文化、社会、民主法制、党建和党的纪律检查等多个领域,重点包括各县 (区)和52个市直部门单位,400项分解任务。

强化巡察成果运用

去年以来,市委巡察办进一步完善问题和线索台账,定期或不定期通过电话、实地查看、回访等方式了解情况,督促整改落实。对重点问题落实专项督办,对问题线索跟踪了解处理情况,持续形成“再震慑”。去年年初,惠州市先后组织对15个市直部门的 “回头看”,全年重点跟踪督办问题线索39件,其中已立案5件。

该负责人表示,巡察期间,惠州市推进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巡察结束后,按照分类处置意见,及时向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反馈巡察情况,督促落实责任,制订整改措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单位移送问题和线索。

比如,惠州城市职业学院针对“国有资产处置不当”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书面报告有关情况,提出整改措施。惠州工程技术学校针对“违规报销电话费、违规发放补贴”等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写出书面检查,并清退有关款项14.6万元。

本报记者戴建

新闻推荐

50名新任党代表参加履职培训

本报讯(记者潘高耸)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党代表调研视察、建言献策、服务民生的履职能力,日前,惠州市在高潭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举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