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朋友圈再添一好友 惠州市与泸州缔结为友好城市,携手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

惠州日报 2017-04-15 06:48

泸州城市风光。 本报采集

惠州朋友圈再添一好友。昨日上午,惠州市与四川省泸州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惠州市已与国内11座城市缔结友好或经贸伙伴城市。自友好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惠州积极利用这一平台拓展国内资源,开展多方位的友好交流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两地共同之处颇多,合作基础良好

仔细打量惠州市的这位 “新朋友”,不难发现,两地共同之处颇多。两市人文地理相似,泸州自公元前161年西汉设江阳侯国以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称“江阳”,别名江城、山城,是中国唯一的酒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素有“岭南名郡”之称,同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两地人口、土地面积相当。惠州市人口477.5万人,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而泸州人口430.6万人,面积1.2万平方公里。

盘点“经济块头”和特色产业,两地在各自省份的经济发展地位相当,惠州市经济总量在广东排名第五位,泸州经济总量在四川排名第六位。惠州初步构建起了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为支柱的“2+2+N”现代产业体系;泸州是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形成了以白酒制造、现代医药、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

更为重要的是,两市都面临开放发展的新任务。一个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版块;一个置身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四川南向开放的桥头堡、成渝经济合作的前沿地。一个拥有中韩(惠州)产业园,是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在促进开放合作中勇担重任;一个有着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双方在推进自贸区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等方面的目标任务高度契合。

毫无疑问,这些相似之处,都为双方未来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尤其是在惠州凭借海港、空港优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和广东自贸区建设、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背景下,加强与四川南向开放的桥头堡泸州市的交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注重人文交流,突出务实合作

统计数据显示,惠州市去年共组织开展了129场促销活动,参与企业7525家,实现商品零售额32.21亿元。“惠货全国行”第15场展销会——— 广东惠州产品(南昌)展销会成功举办,共组织248家企业参加,邀请200多个专业采购客商到会对接洽谈,签约协议总额108亿元。

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与遍布全国各地的友好城市、经贸伙伴城市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缔结友好城市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产业对接合作,加强在产业、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深化两市在基础设施投资、现代医药、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友好城市之间,常常是以人文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众多鲜活的合作范例。惠州市将通过与泸州共同举办文化、艺术、体育等群众性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深化合作友谊;支持鼓励两市大中小学开展校际合作,积极探索联合办学、师资交流等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建立全方位的教育合作体系;加强两市在人才、科技、企业、劳务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互设交流窗口、合作平台,推进科技信息交流共享,促进人才资源流动。

与此同时,双方将探索建立领导互访机制、长效合作机制,加强两市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定期互访、经验交流和协调互动,着力构建双方高水平、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格局,共同推动两市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本报记者田铁流

新闻推荐

泡汤祛湿气就去云顶温泉

温泉景区一景。一言不合就下雨的日子里,不少人都感觉湿气入体倍儿难受。此时最该做的事,就是去泡一场温泉,让全身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