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公斤蜂蜜愁销路亲朋帮在朋友圈推广
叶远强养了100多箱蜜蜂。
如今,网络让很多农民搭上了快车,一些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产品也渐渐被空运到了全国各地。但是,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不太懂微商,也尚未玩朋友圈,他们把心思放在种植、养殖上,无暇顾及农产品推广。惠阳区秋长街道维布村58岁村民叶远强就是这样。5年前开始,叶叔在村里养蜜蜂,可如今100多箱蜜蜂产的蜜让他有点发愁。叶叔的无奈和用心被亲朋看在眼里,大伙纷纷帮他在朋友圈里推广。
重拾老手艺,用心酿造好蜜
蜜蜂以植物的花蜜、花粉为食物,以酿造蜂蜜、分泌王浆、蜂胶、蜂蜡等蜂产品丰富人们的味蕾。叶叔说,自己挺喜欢养蜂的。5年前,叶叔重拾起他的老手艺。“其实,我在20岁左右养过一段时间蜜蜂,那时候还没结婚呢!”憨厚的叶叔,讲起往事有点腼腆。现在年纪大了,外出打工没精力了,留在村里看人家打牌又闲不住,于是自己买来3箱种蜂,为晚年生活找点事干。
儿子听说他养蜂,有段时间闲着无聊,就带着朋友一起上山寻蜂。“他们一帮年轻人,不知哪里来的经验,通过观察水源寻找蜜蜂的踪迹,可以找到蜂巢。”叶叔说,儿子那次又帮他带回来了10箱蜂。就这样,5年后,叶叔的养蜂规模扩大到如今的100多箱。
自己摸索出一套养蜂技术
叶叔养蜂是小打小闹,但规模在村里也不算小了。维布村10多个村民小组里跟他一样养蜂的就有20多户,有的养了三四十箱,多的五六十箱。“养蜂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像今年春天到现在天气就不错。如果像往年三四月阴雨连绵,一来影响出蜜的产量,二来蜜蜂容易得病。”养蜂也是一项技术活,叶叔养蜂主要靠自己摸索。他用心观察蜜蜂的习性,例如什么时候该繁殖、什么情况是发病了……就这样,他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养蜂技术。
“每到冬天,我还要给这些蜜蜂搬家。”因为冬天繁花已少,大多数养蜂人此时是要用糖来养蜂的,这样出来的蜜口感差一些。叶叔却不怕辛苦,把一箱箱蜂往秋长街道官山村的亲戚家搬。“我们村没山,官山村那里山多,花木茂盛一些,我还是想让蜜蜂在大自然中找食物。”叶叔说,养蜂不能贪心,例如,根据一箱蜂的大概数量放合适的蜂巢,蜂巢太大了,对于将来出的蜂蜜质量也是有影响的。还例如,取蜜的频率要控制,经常取蜜,蜜的水分多,品质也不好。
还有750公斤冬蜜春蜜待字闺中
由于担心被勾兑,蜂蜜不像其他农产品有人上门收购,所以养蜂人得自产自销。销路是叶叔目前发愁的事情。看到他的用心,有些熟客、亲朋好友帮他在朋友圈里推广。前段时间卖了一些,但家里还有750公斤冬蜜和春蜜。
说到纯正蜂蜜滞销,叶叔说,现在养蜂的人多了,光维布村就有20多农户养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曾经这个行业有人勾兑蜂蜜伤害了消费者,尤其是一些以低价销售来取量的做法,结果坏了口碑没了市场。“要是在外地,人家不亲眼看到,会更加怀疑产品的真假。我们主要是做本地人和熟人的生意,大家来我这里,是可以看得到的。”叶叔说。(文/图 本报记者李芳娟)
新闻推荐
每幅作品都是画家人生阅历写照 旅居海内外油画家回乡作品展吸引众多省内外爱好者
作品展现场。本报记者钟畅新摄刚刚过去的周末,中国梦·故乡情———旅居海内外油画家回乡作品展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