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商务指标实现开门红 全市一季度商务运行亮点多态势好

惠州日报 2017-04-30 05:51

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05.5亿元增长0.3%,扭转了自2015年1月以来连续两年负增长的趋势。这是繁忙的惠州港。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数说亮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8亿元,增长12.0%,增幅居全省第4位、珠三角第2位

■外贸进出口总额605.5亿元,增长0.3%,扭转自2015年1月以来连续两年负增长的趋势

■承接深圳转移项目78宗,投资额共计434.03亿元

本报讯 (记者田铁流 通讯员温家达)记者昨日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一季度全市商务运行态势良好,主要商务指标实现“开门红”。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珠三角第二

据了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8亿元,增长12.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4位、珠三角第2位。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05.5亿元,增长0.3%,扭转自2015年1月以来连续两年负增长的趋势。其中,外贸出口400.6亿元,增长7.6%,高于惠州市目标增幅6.6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2宗,增长82.4%;合同外资金额35092万美元,增长6.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5905万美元,增长15%,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全市合同外资向实际外资转化率为73.8%。

一季度全市招商选资项目共203宗,协议投资总额1119.5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3170亿元的35.3%,超过时间进度10.3个百分点。全市对深圳招商选资项目共78宗,计划投资总额434.03亿元。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加工贸易止跌回升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而言,惠州市一季度主要指标好于预期,亮点纷呈,实现“开门红”。

成品油零售和汽车消费拉动力明显。成品油价格上涨,带动全市成品油零售额增速回升,一季度增长21.5%。汽车消费仍占销售市场主力,一季度汽车销售额增长3.8%。

对外贸易是一季度成绩单的一大亮点,出口增速高于预期。

——— 加工贸易止跌回升。一季度,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434.8亿元,增长0.9%,扭转自2015年1月以来连续负增长的趋势,占全市进出口总额71.8%。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势头良好。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329.1亿元,增长8.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4.7亿元,增长7.3%。

———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美国、香港等传统市场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惠州市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出口分别增长19.3%、17.7%、11.6%和11.6%。对美国、香港出口分别增长15.1%、11.3%。

——— 重点企业出口稳定增长。一季度惠州市出口前20名企业合计出口233.1亿元,增长6.8%,拉动全市出口增长4.0个百分点,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8.2%。

承接深圳创新资源和产业外溢项目加快

全市第二、三产业吸收外资增势强劲。一季度,第二产业制造业项目34宗、合同外资金额23073万美元、实际外资金额21679万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量比重的54.84%、65.75%和83.69%,分别增长78.95%、76.94%和10.2%;第三产业项目25宗、实际外资金额4107万美元,分别增长127.27%和51.72%。

随着“海绵行动”全面实施,承接深圳创新资源和产业外溢项目加快,一季度,惠州市承接深圳转移项目78宗,投资额共计434.03亿元。其中,在谈项目62宗,计划投资349亿元,签约、落户项目16宗,投资额合计85.03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18宗,约占23%,投资额合计88.38亿元。

新闻推荐

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市政协委员热议学习贯彻重要批示精神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在惠州市引起热议。记者日前采访了多名市政协委员,他们表示,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