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播撒传统文化种子 惠东平海崔石享受用诗词书法修身养性

惠州日报 2017-03-04 09:35

崔石老人练习书法。

平海镇,古城外,寻常一户人家,却藏有著名画家刘克宁画作。一副对联更是写出晚年心境:自扫竹根培老节,愿携茶具作清欢。老房内,墨香书香比比皆是,这便是75岁的平海人崔石的家。往来无白丁,书墨有章法,崔石老人是怎样用传统文化丰富晚年生活的?

获奖无数,书法论文入编《中华名家墨作品博览》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老房子里,一位老者用平海军声朗诵着《增广贤文》,别有一番韵味。老者鹤发童颜,身材高大,凭着记忆背诵着童年时日日朗读的古文,思路清晰,脱口而出。

今年75岁的崔石,退休前是平海中心小学校长,如今在家含饴弄孙之余,还常用诗词格律、书法艺术修身养性。

他家中的客厅墙上,悬挂的一副对联便是崔石的作品。“自扫竹根培老节,愿携茶具作清欢。”崔石说,这是他向往的晚年生活,也以此自勉。老人的家中辟有一间书房,那是老人的专用房,书房内文房四宝俱全,只待老人兴致来时泼墨挥毫。崔石童年时期上过私塾,从私塾起就开始拿毛笔写字,一直到老仍喜欢以毛笔写字。兴趣所致加上勤学苦练,几十年的功夫下来,老人的书法自成一体,行笔有章,笔锋有力,赏心悦目。

老人的作品获奖无数,省内及全国的大奖都曾揽下,其书法论文《五形五音与书法》还入编2000年《中华名家墨作品博览》世纪珍藏版。对他来说,写书法是一种享受,在下笔的一波三折间,找到内心的平静。因此,他每年协助当地文化站举办书画展,为村民义务写春联。到了周末,他还为当地的师生上书法辅导课,直至年岁渐长,身体感觉吃力后才停下来。

爱用诗词喻世咏志,带动不少人加入诗社

与书法一同沁入老人生命的是诗词。无论是在儿时的私塾,还是以后的求学路上,上学期间崔石背诵了数不清的诗词古文。当年老师教授吟诵的文章,至今仍清晰地留存在老人的记忆中。如今每当吟诵,这些诗词古文就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学古文诗词最好还是吟诵,吟诵容易记忆,也不会忘记。”

从小受诗词熏陶,他也总爱用诗词来喻世咏志,表达心情。每去一处地方,遇到一件触及心灵的事件,他都会用诗词来表达内心。“记忆也会忘记,留下这些诗词就是证明,也可以留给子孙。”“烟生足底沾新露,月映花枝印旧苔”是他夜游南昆山时所记;“黔奴义举奔千乘,民贼消磨待五牛”则是缅怀古贤姜太公时所写。

他参与创办惠东县松溪诗社,并担任《松溪诗词》杂志编辑工作。在他的带动下,惠东当地不少热爱诗词的人都加入了诗社。他卸任后至今,松溪诗社都是一个活动频繁的诗社。崔石在平海当地是首屈一指的文化名人。往来无白丁,在他的作用下,一些文化名流也曾去到平海。“这幅画,是画家刘克宁来我家作客时画的。当时他醉酒,即兴创作了此画。后来他说,醒酒后再画却画不出当时的味道了。”崔石笑着说,老友刘克宁在惠州时,常来家中作客,现家里还存有他的几幅画作,皆是刘克宁所赠。

崔石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在学校里他就是个“万金油”,什么科目都教。自己不懂的,就先去学习摸索。除了书法、诗词,老人还喜欢音律与乐器。2004年,他创作的平海渔歌《钟城谣》获得了广东省民歌创作三等奖暨惠州市一等奖。老人还向记者介绍了减字谱的用法,讲述了减字谱的来历。“减字谱是我们中国古老的记谱法,堪称国宝。可惜啊,知道并且会用的人已经不多了。”崔石感叹,不仅是减字谱,现在很多年轻人还觉得诗词是陈旧的东西,没有兴趣咯。文/图 本报记者方莲花 黄 桃

知多点

减字谱

减字谱又称指法谱,中国汉族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因为它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古琴文字谱,是由文字谱减化而来。这种记谱法使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记谱法。尽管如此,其在传播中还是大量遗失。(综 合)

新闻推荐

高潭水口村喝上自来水 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

本报讯(记者赖金朗通讯员黄少卿黎爱平)日前,地处偏远的高潭镇水口村村民喝上了自来水,困扰该村村民多年的喝水难题解决了。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