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孕妈妈 她们坚守医护一线
怀孕20周的程丽丽为月嫂上培训课。
李志英(左)在给病人发药。
冯燕在整理患者资料。
黄琼瑜在采血。
大家都知道,医务工作者工作节奏紧张,工作量大,精神压力也大。尽管如此,许多女性医务人员在怀孕期间依旧坚持在一线。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记者带您走近4位孕期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了解她们的酸甜苦辣。
产科医生:程丽丽
利用休息时间上微信给孕产妇答疑解惑
“身体没有特殊状况一般都不会提前休假,要坚持上班到要生的那一刻。”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医生程丽丽说。现在,她既是一名产科医生,同时又是一位二胎高龄孕妈妈,还兼任孕妇学校的负责人。处于孕期的她努力搭建了孕妇学校的网络平台,让更多孕妈妈能够足不出户就接触到更多孕期保健知识。平时只要一有空闲,她就通过手机微信为孕产妇们答疑解惑。
教高龄孕妇少量多餐,自己却忙得顾不上加餐
近日,在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南坛院区,程丽丽在给月嫂上完培训课后,习惯性地打开了手机。占据她微信之首的皆是为孕产妇答疑的微信群。
“看电视时、等电梯时都会习惯性地看下手机;带孩子去上课后,也会看看手机;平常只要有空,就忍不住要看看群里大家有什么疑惑,然后帮她们解答一番。”程丽丽的热心让孕产妇对她很信任和依赖。“今早有个住院的孕妇,怀孕41周了还没动静,她对生产有很多疑惑,就在群里问我,想听听我的意见。我的解答让她更加有信心去面对自然分娩。”
程丽丽是山西人,1980年出生,2006年从湖北中医药大学 (原湖北中医学院)毕业后,来到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从事产科医生工作。目前,程丽丽的主要工作除了门诊,还要给孕妈妈们上孕妇学校课程、给月嫂上培训课等。业余时间里,她还乐此不疲地为孕产妇做解答。
“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近一两年来,孕妇增加了不少,特别是高龄孕妇多了,产科风险增高,我们的工作压力也增大了。”作为二胎高龄产妇,程丽丽深知其中孕期保健的重要性。“控制体重,少量多餐,合理运动”是她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不过,因为工作关系,程丽丽自己却顾不上加餐,工作时甚至经常连喝水都忘了,下班时才想起要喝一口。
有时候强忍孕吐,坚持坐门诊
程丽丽目前怀孕20周了,一天门诊要接诊50多个孕产妇。虽然忙得团团转,经常忘了自己也是个孕妈妈。她说,自己状态很好,比起很多要上夜班的同事,已经幸福很多了。虽然在给孕妇接诊时,自己也有想吐的时候,但还是强忍住了。“反应重的同事,还在工作台旁放垃圾桶以防突然想吐,吐完了再继续问诊;有的吐到脸上的毛细血管破裂,有的同事吐得辛苦,但还是坚持到下班才去打针。”
相对来说,程丽丽怀大宝时遇到的困难更多。2008年,程丽丽第一次做妈妈,作为一线医生,她要坐门诊、上夜班,雷打不动,常常24小时连轴转。像很多同事一样,下班回家不久后就“发动”了。“身体没有特殊状况一般都不会提前休产假,要坚持上班到最后要生娃的那一刻,大家都这样。”程丽丽笑着说。
2010年下半年,程丽丽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总住院医师工作。那时候,从周一至周六,她必须24小时住在医院里,随叫随到。当时程丽丽的孩子只有1岁多,原本孩子由她父母帮忙带,后来,父母有事回老家,她只得请阿姨来帮忙带孩子。由于丈夫也是医生,夫妻两人分身无术,孩子由阿姨全天陪伴。“阿姨基本没有自己的空余休息时间,孩子正处于学步时期,阿姨带得太累了,都干不下去了。”为此,程丽丽前前后后换了四五个阿姨来带孩子。
花心思将孕期健康教育知识录制成微信课堂
孕妇学校的网络平台中有孕早期、中期、晚期三个答疑群。程丽丽利用每周一、四晚上的半个小时,为孕妇做公益性解答,“虽然很多都是小问题,但我的解答能给孕妇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支持。”
为了让更多孕妈妈和她们的家属们能够便捷地参与孕妇学校的学习,程丽丽和她的小伙伴们利用网络平台,将部分课程录制成了“微信课堂”,将讲课内容进行链接,方便孕妇获取关于产检攻略、母乳喂养、分娩等相关知识。先做PPT、再把稿子一字一句写出来、修改好。通过平台,上传一张PPT时,就录制一段文字语音,录完后自己听,不满意就重新录,最后录得口干舌燥。发自内心的热爱让她为工作投入了很多的私人时间和精力,“促进自然分娩,呵护母婴安康———是我们妇幼人共同的心愿。希望更多的孕妈妈能够在我们的引导下关注孕妇学校,关注孕期健康教育,为自己的孕期和分娩增添一份安全保障。”
精神科护士:李志英
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病人
以精神科为主的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了不少精神疾病患者。与普通病房护士相比,在这里工作的护士,有着不一样的经历。李志英是该院八区的副护士长,在这里工作了15年。
遇到发作的病人,再害怕也要照顾好
或许是怀孕的原因,快步走上三楼病区,李志英有些气喘。“怀孕后,就没有锻炼了,以前经常锻炼。”李志英要赶紧到病房里,查看护士给患者发药的情况。
该院八区是男性重性精神病区,有102位男病人。下午3点多,病人们排着队在领药。李志英一一查看病人的住院手环,核对清楚才发药。
在护士这个岗位上,李志英已经工作了15年。她生于1982年,现在怀的是二胎。李志英刚开始接触这些病人时感到有些害怕。她说,病人一般都比较安静,但病情发作时,有些会变得很凶。但遇到发作的病人要求喝水,或要上厕所时,护士就算再害怕,也要去照顾好他们。有些病人的行为就像孩子一样,许多事情都需要护士帮忙,有时还要护士帮忙洗澡。
怀孕初期反应大,顶住坚持上班
2009年,李志英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婆婆从外地专门过来帮忙带孩子。女儿上幼儿园后,由李志英和丈夫轮流接送。
以前李志英每周要上两天夜班,丈夫是一名医生。遇到丈夫同时上夜班时,孩子就送去同事家,让同事帮忙照顾。同事没空时,她也会帮同事接孩子。“大家互相帮忙,这样才能工作家庭两不误。”
去年9月,女儿上小学了。李志英也从医院的三区调到八区工作。才接手工作,李志英就发现自己怀孕了。怀孕初期,孕期反应很大,每天都要吐几次,且胃口不好,天天嗜睡。八区暂时没有护士长,作为副护士长的李志英,要负责八区全面的护理工作。她说原本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很大,怀孕后压力更大。但她没有请假,能顶住就尽量顶住,坚持上班。“现在熬过了反应期,情况好多了。”李志英每天依旧很忙碌,她要坚持工作到孩子出生。
李志英的工作比较繁琐,除了安排工作外,护士们交接班时,她也要去查房,了解辖区病人情况。李志英说,整个病区的病人情况都要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有一名精神疾病患者,因患有心脏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稍微康复后,又被送回了该院八区。这名患者既要吃治疗精神疾病的药,又要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这两种药,要相隔一段时间分开吃,对于这类病人,李志英特别关注,服务细致。
精神科护士:冯燕
面对患者,她始终抱着理解心态
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区副护士长、主管护理师冯燕,如今已怀二胎。对于病房的工作,她习以为常,始终耐心理解患者的举动、悉心护理患者。
洗裤子、喂食等工作繁琐,早已习以为常
“在这里工作,要面对各种繁琐的事,非常考验人的耐心。”挺着怀孕近5个月的肚子,1980年出生的冯燕说。
冯燕是博罗人,1999年从惠州卫校毕业后,来到该院女病区工作。分配护士工作、巡查病房、了解患者病情、指导护士处理患者复杂病情、查看患者饮食情况、督促护士注意事项等,这是冯燕目前的主要工作。
冯燕所在的女病区有240多位患者,由30多名护士负责护理,工作量相对较大。护理女性患者相对男性患者更为繁琐。例如要为一些处于生理期的女患者换卫生巾、帮忙洗裤子、喂食等。女患者相对?嗦一些,要求比较高,医护人员就尽量满足她们的需求。当被问及怀孕了还在做这些繁琐工作是否辛苦时,冯燕笑道:“我们都是照样进出病房,我只是做了护士该做的工作而已,都习惯了。”
细心照顾流浪女患者
“一开始跟精神方面有问题的患者打交道,心里还有点害怕,后来接触多了就习惯了。”冯燕说,精神病有很多种类,患者表现出来的状态也各不相同。
让冯燕印象深刻的是,此前,医院收治了一名30多岁的流浪女患者,刚到医院时,全身脏兮兮的,身上还有很多伤口,不会下地走路,只会在地上爬着走。“我们给她从头到脚洗干净、修剪头发。她到处大小便,我们就要及时去清理干净。我们每天为她换药,给她发药吃,慢慢地,她病情好转了,伤口也愈合了。刚开始,她对我们有敌意,经过长时间相处,她对我们友善多了。”冯燕感到很欣慰。
对于患者,冯燕始终抱着一份好心态:“其实她们很可怜,她们的行为都是因病态问题而表现出来的,要多理解。”
宣传精神、心理健康知识,打消众人对患者疑虑
长期跟患者打交道,冯燕的情绪也会受患者影响。“我们不能明知道患者有病还跟她们对着干,这个时候,只能平心静气地跟对方沟通,实在没办法就自己走开,换一个护士来处理。”
冯燕以前不敢说自己在二院工作,会觉得别人的眼光异样。现在,她则很坦然。她还经常对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进行宣教,打消人们的疑虑。“其实很多患者康复后,社会功能还是很好的,希望社会不要歧视他们。”冯燕也希望,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及早发现,避免情况恶化。
采血护士:黄琼瑜
怀孕期间坚持下乡采血
市中心血站的采血护士黄琼瑜刚休完产假,马上投入了紧张工作当中。她是一个二孩妈妈。采血护士和医院护士不同,主要承担采血任务。怀孕前期到中期,她依然坚持在一线岗位,和同事们外出采血,还常常跑到惠东黄埠、吉隆等地采血,有时晚上11点、12点才能回到市区。
怀一胎时,上班到生产当天
市中心血站在市区西湖有一个固定采血点。刚休完产假的黄琼瑜在这里上班。“刚刚上了一周的班。”因为还需要哺乳,黄琼瑜休完产假没立刻回到市中心血站外采组。在这里上班,早上上班时间是8点多,晚上六七点下班。作为一个二孩妈妈,黄琼瑜感觉上班反而轻松点,“休产假期间要带两个孩子,喘息的机会都很少。”
黄琼瑜生于1988年,江西南昌人。19岁从惠州卫校毕业,随后来到了市中心血站工作。工作后都是在市中心血站外采组工作,直到她怀上第一胎。“我孕期没什么反应,感觉挺正常的。”但由于她子宫里一直有一团淤血未散,担心外出采血颠簸多,外出采血采了1个月左右,她就调去市区人人乐献血屋了。
在人人乐献血屋,虽然不用坐车颠簸,但工作也不轻松。那时,黄琼瑜一家住在市区南坛,她每天走路去上班。平常除了负责采血,还要外出派发传单,引导市民进来献血。“我怀孕期间,正好是天气热的时候,白天来往的人比较少,所以要出去派传单引导市民。”她顶着高温派发传单。“中餐、晚餐都是我家婆在家做好后送过来。”中午感觉到困时、累时,有时间就在献血屋里的椅子上靠一下。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黄琼瑜要生的时候。
采血车急刹车,她从座位上摔了下来,所幸没事
生下第一胎休完产假后,因还在哺乳期,黄琼瑜回到人人乐献血屋工作。哺乳期满了后,黄琼瑜又回到了外采组六组工作,这个组的工作主要在惠东一带采血。
外出采血工作了两个月后,黄琼瑜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而那时,人人乐献血屋有别的孕期同事在上班,于是她坚持和同事们一起下乡采血。怀二胎初期,正好赶上年底的备血时期,工作十分紧张。那时天气也很冷,尽管如此,黄琼瑜每天早上8点多跟着采血车出发,常常到了半夜11点、12点才回到市区。第二天,大家又接着出发采血。
外出采血常常会遇到突发状况。2016年1月的一天,黄琼瑜和同事在惠东黄埠采血,突然下起了暴雨,他们所在的地方顿时积了不少水,水位涨了20厘米。黄琼瑜和同事用塑料袋绑住鞋子,在水里搬物品。“那天鞋子和裤子都湿了,身体又湿又冷,当天晚上9点多回到家才换下来。”
最惊险的一次是采血车在高速公路遇到了急刹车情况。当时,黄琼瑜从座位上掉了下来,还好身体没有大碍。到了怀孕5个月时,那时西湖有了固定采血点,她就去那里工作了。
文/图 本报记者陈春惠 朱如丹 方莲花 通讯员彭依青统筹 本报记者方莲花
新闻推荐
千人齐聚平安山“徒个平安” 博罗平安山景区和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20公里徒步活动走起
▲徒步活动吸引了不少驴友参加。▲参加活动的驴友在平安山大峡谷登山道上徒步。《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摄本报讯(记者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