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崇商重商的人文环境 五论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精神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惠州日报 2017-03-09 09:11

本报评论员

“要传承弘扬"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牢固树立"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理念。”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的闭幕总结讲话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强调,要打造崇商重商的人文环境。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这为进一步优化惠州市营商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文以载道,文以化成。社会人文环境既是社会精神文化、价值取向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反映,也塑造着社会成员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社会行为风尚和行为方式。积极打造崇商重商的人文环境,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风尚,对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而言,既是重要内容,更是重要基础。

打造崇商重商的人文环境,就要“重商”。惠州是享誉全国的“文明城市”“好人之城”,如要“梧桐成林”,引来更多金凤凰,还需进一步崇商重商。不仅要在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发展成本上下功夫,也要在提升城市品位、人的文明素养上做功课;要用制度文明引领公共文明,让本地人有自豪感、外地人有归属感,真正用感情吸引、留住来惠投资兴业的企业家。

打造崇商重商的人文环境,就要“亲商”。“亲”是态度,“清”是底线。有“亲”的态度,才有服务的温度;有“清”的底线,才有干事的底气。要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完善“企业直通车”和直接联系企业家制度,以“你投资我服务、你创业我帮助”的亲和姿态,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积极营造亲商、护商、扶商的浓厚氛围,吸引各地名企英才来惠州投资发展。

打造崇商重商的人文环境,就要“富商”“安商”。无商不富,“富商”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只有富之,才可能安之。要坚持“放水养鱼”,不折不扣落实好新“惠42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减免涉企税费措施等各项惠企政策;加大个转企、小升规力度,推动更多小型企业上规模,让企业家有更多获利机会。要及时解决企业在审批立项、投资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企业来得安心、干得开心。

人文环境是社会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精神土壤。让我们在迈向新征程的道路上,进一步传承弘扬惠州精神,努力打造崇商重商的人文环境,以“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新风尚,不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助推惠州实现新跨越、开创新未来。

新闻推荐

多方联动完善学生课后服务

据3月9日《惠州日报》报道,仲恺高新区各小学16时放学过后至18时,慈卫社工在惠环街道办事处的主导下,承接“惠环街道异地产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