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助力文化传承保护
日前,《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宣讲会暨全市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工作动员会召开,对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普查认定工作进行部署。据悉,今年以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契机,惠州市将全面开展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工作。(3月18日《惠州日报》)
全面开展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工作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举措,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和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一些历史建筑虽然具有保护价值,却没有纳入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常常面临着尴尬的处境,因此,开展普查认定就十分重要。
历史建筑是历史活化石,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历史风貌与地域特色,对于研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开展历史建筑普查认定,既是对古建筑状况的集中梳理与统计,又是对历史文化信息的全面调查。面对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一些历史建筑“在劫难逃”。通过普查认定,建立清晰而明确的档案资料,从而更好地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
一栋乃至一片历史建筑,在高楼大厦的掩映下,一点都不起眼,可承载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太多的历史记忆,具有丰厚的人文价值,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
因此,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实需要,更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长远考量。
笔者认为,要借助历史建筑普查认定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使更多人意识到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主动参与保护历史文化,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曹木静)
新闻推荐
水清岸绿 河畅景美 人水和谐 惠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潼湖水厂是惠州市首座可回收利用废水的现代化水厂。本报记者钟畅新摄核心提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提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