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城三月木棉红 □吴亮华

惠州日报 2017-03-26 08:07

春风三月,百树生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而木棉花开得最为绚丽,最为壮美。高大挺拔的树干,枝头绽放着殷红的花朵,如火如荼,如霞如锦,成为春日里一抹最耀眼、最动人的风景。

木棉是南方常见的树。木棉最早载于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烽火树即木棉树。仲春时节,连村接野,无处不开,红遍枝头,烧空尽赤。惠州栽种木棉历史颇为久远。700多年前,南宋诗人刘克庄来探望任惠州知府的其兄时,曾有诗云:“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西湖一带木棉颇多,不少是百年老树。湖中小岛红棉水榭,树木葱茏,数株百年木棉撑空挺立,灿然怒放,红艳逼空,如一抹红霞,点缀着西湖的青山绿水。红棉水榭明清以来是惠州“西湖八景”之一,为文人雅士游览雅集之地,留下不少名人诗文雅句,氲氤着浓浓的人文气息,遂有“红棉春醉”的美誉。

鹅城人对木棉情有独钟。木棉是春天的使者,花蕾含苞,春天来临,老人们脱去寒衣走出家门晒着太阳,年轻人纷纷相约郊外踏青享受春光;木棉花开,殷红如血,灿若云霞,使人赏心悦目,热烈欢快,激发起奋发向上的精神。木棉除观赏价值外,一身都是宝。硕大如杯木棉花,有大红和橘红两种颜色,橘红色的俗称“白木棉”。木棉花可熬粥煲汤,晒干入药,有解清热去湿驱寒之效。雪白的棉絮是缝制御寒衣物的上好材料。宋郑熊《番禺杂记》载:“木棉……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以前,不少人家都有捡木棉花的习惯,将一朵朵鲜花用绳子串起来,挂在墙上晾晒干,以备不时之需。小时候,我也曾捡过木棉花。放学后,一帮人便跑到木棉树下,个个伸长脖子仰望,等着熟透了的木棉花从天而降。见有花朵旋转着落下,大家便跑了过来,高声叫喊“我的、我的”,你争我夺,不亦乐乎。现在想起,也颇有一番情趣。

木棉是一种很奇特的树。它高大挺拔,卓尔不群,树冠高出周围的树木;枝丫遒劲,蓬勃向上,满树红花无需绿叶扶持;花熟之时,翩然旋落,掷地有声,花色不褪也不萎靡。故有“英雄树”、“英雄花”之称。清人陈恭尹曾称颂道:“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一直以来,木棉成为一种文化意象,喻作傲然挺立、大义凛然、坚强不屈、充满希望,作为英雄的象征。

洒过英雄鲜血的土地,木棉花开得更鲜艳,更灿烂。惠州是一座革命的城市,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在西湖点翠洲,古树苍翠,木棉挺立,绽放的花朵如燃烧的火焰,映衬着有百年历史的留丹亭。惠州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孙中山曾先后组织领导了惠州的三洲田起义和七女湖起义,为辛亥革命培育力量,播下火种。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惠州的同盟会员积极响应,在惠阳淡水发动武装起义。同盟会年轻的会员陈经,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惠州革命党人为纪念陈经等革命烈士,集资在西湖点翠洲木棉树下建造留丹亭。烈士的英魂已化作万树红棉,殷红似血,如火炬高擎,召唤着、激励着后人前赴后继。百年过去,人们凭吊英雄,缅怀先烈,仰视满树红棉,无不肃然起敬,壮怀激烈。

木棉有刚强的气概,也有铁汉的柔情。在西湖烟霞桥头的两株木棉,从上到下有3处枝干相连。树木中虽有连理枝,但连理红棉却是罕见,真可谓是植物奇观!连理红棉并肩连枝,傲然挺立,栉风沐雨,不离不弃,为人们津津乐道。有人将它比作情同手足的兄弟,有人将它喻为忠贞不渝情,更多人将其当成是苏东坡和王朝云的爱情象征。是啊,两株木棉牵手百年,遥望着孤山上王朝云的芳冢,向人们娓娓讲述着千年前东坡和朝云患难与共,连枝共冢的爱情故事哩。花开时节,有不少爱侣在树下留影或拍婚纱照,许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心愿,让连理红棉见证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木棉花也来凑热闹,不时地“啪”一声落下,鲜红的花瓣如绽开的笑脸,给有情人送去美好的祝福。

木棉花花期不长,半个月左右便芳菲落尽。轰轰烈烈过后,繁华褪去,满目萧索,但峥嵘的树干依然生机勃勃,遒劲的枝丫已吐出片片新绿。人们期盼着,来年三月,满树红棉如期而至。(图片由郭永良摄)

新闻推荐

镇隆誓师全民禁毒

惠阳区镇隆镇党委、镇政府日前在镇隆中学举办全民禁毒誓师大会。惠阳警方、各村“两委”干部、中学老师、学生约2000人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