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市殡仪馆禁燃鞭炮 全市殡仪馆昨日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

惠州日报 2017-03-27 08:03

3月26日,市民走进惠州市殡仪馆,参加公众开放日体验活动,近距离了解殡葬工作,体验殡葬工作环境。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本报讯 (记者傅晨雨 通讯员陆干谋)生与死是自然规律,作为人生最后一程的站点,殡仪馆给人的感觉历来神秘。为让广大群众更直接地了解殡葬业,也为号召更绿色、文明的殡葬方式,全市殡仪馆昨日共同举行了公众开放日活动。

昨日上午,市殡仪馆吸引20多名各界市民参加活动。在参观了包括遗体化妆、火化等殡仪馆的所有环节后,市民大呼“震撼”。“来的时候觉得有点忐忑,反而参观之后情绪平稳很多。”市民张女士夫妻俩带着10多岁的儿子一同参加了当天的市殡仪馆开放日活动。张女士告诉记者,这次是儿子在报纸看到活动之后,主动提出要父母陪他来参观。

市殡仪馆今年清明将设立免费巴士

临近清明节,作为惠州市主要祭奠地点的市殡仪馆,也将迎来祭拜的小高峰。据介绍,预计今年祭奠人员将达4.5万人左右。为了让前去祭拜先人的市民更方便,该馆将在路口开通免费巴士,接送前去祭拜的市民,同时,馆内设立无烟祭拜区,让祭拜活动更安全放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殡仪馆内多处场馆门口均张贴了文明祭拜的标语,提醒前去祭拜的市民不要随意燃烧元宝蜡烛以及燃放鞭炮等。

采用多种创新方式助市民文明祭扫

据了解,为方便市民祭拜,近年来市殡仪馆采取了多种创新措施。2014年,惠州市首个公益性网络祭祀平台“惠州市东江思亲网”正式启动,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来祭扫,破除传统祭扫陋习。另外,在该馆综合楼一楼,开辟了“天堂信箱”区域,让前去祭拜先人的市民可以将一些想要说的话张贴在上面,寄托对先人的思念。自开通“天堂信箱”以来,受到许多市民的热捧,如今大约一平方米的墙壁上已经贴得满满当当。

据介绍,为逐步引导市民采用更加环保的祭奠方式,从今年7月1日起,市殡仪馆将禁止燃放鞭炮、焚烧纸钱,倡导敬献鲜花果篮、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来缅怀故人。

新闻推荐

推动创新驱动“八大抓手”建设 惠州市公布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要点

中海油惠炼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本报记者黄俊琦摄推动20家特困非国有企业基本实现脱困、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60亿元以上、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