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97后”新兵海上戍边 市公安边防支队船艇大队官兵春节期间坚守海上锚泊执勤
市公安边防支队船艇大队的官兵在船艇上操练。本报记者李松权 通讯员顾俊峰 郭勃阳 摄
在万家团圆的春节,有一批“97后”却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在海岸线上卫国戍边。据悉,惠州市公安边防支队船艇大队连续8年每年在海上锚泊执勤超过5个月,春节更是一个重要的严防节点。今年春节,4名刚下连的新兵也随艇出战,在海上度过了他们军旅生涯的第一个春节。
海上锚泊执勤异常艰苦,尽管下艇之前,新兵已经接受了很多有针对性的训练,然而真正到了海上,却不那么容易。新兵余诗先是个来自安徽的小伙子,大艇一出海他就感受到了什么叫天旋地转。在老班长的帮助下,半个多月后,他已经渐渐适应海上的工作生活。工作之余,他也会帮助其他岗位的战士打打下手,他说:“今年是第一次不在家里过年,比较想家,但是在这边有战友、有班长,他们的情谊冲淡了我对家的思念。”
海上补给难,一般是一星期才会派巡逻快艇到就近的岸边进行蔬菜、肉类和淡水补给。春节期间,周边海岛很多居民已经离岛过年,能采购到的物品种类比较少。为了缓解大家、尤其是4名新兵的乡愁,艇教导员童才能提前联系岛上的群众,让他们离岛前留下部分蔬菜和肉,方便艇上的官兵采购来做一桌属于他们的“团圆饭”。
4名新兵,由于刚刚下连就被安排到艇上,对艇上的具体工作分工还不是很了解,为了让他们更快适应岗位,他们分别被安排到航海班和机电班跟班学习。在学习之余,他们也乐于帮助老兵干一些杂活,特别是帮忙干厨房活。一到时间点,他们就会钻进 “厨房”,学习炒菜。新兵陈俊宇说:“今年不能在家里过年了,长那么大,19岁了,第一次在外面过年,比较想家,不能跟爸妈一起吃顿团圆饭,比较遗憾。但是既然穿上了这身军装,就做好了这个准备,有舍有得。在部队的日子里,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会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认真训练,好好干,请家里人都放心。”
本报记者李松权 通讯员顾俊峰郭勃阳
新闻推荐
申请工业类专业镇产值需超30亿 惠州市技术创新专业镇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本报讯(记者袁畅)日前,《惠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技术创新专业镇管理的暂行办法》出台,市科技主管部门每年从专业镇发展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