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病痛促康复 爱心服务赢口碑 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立足现代康复与传统理疗

惠州日报 2017-02-16 10:34

姜琴当选惠州市康复医学会首届会长。

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合影。

医生在为患者做推拿理疗。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让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上进行全面康复。这是我们的目标。”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姜琴开门见山地诠释了康复的价值和意义。这门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在惠州仅有20余年的历史,很多市民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

对此,姜琴带领科室团队苦练内功,用口碑擦亮了“康复医学”这块金字招牌,更用质量和服务为科室挣回了四份沉甸甸的荣誉:“惠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惠州市康复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惠州市康复医学会”、“惠州市工伤康复协议医疗机构”。如今,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平均每天接诊量达到400~500人次,其康复项目及治疗设备也越来越先进齐全,目前科室共开设24张病床,8个独立的治疗区(室),能满足各类肢体、言语(吞咽)、智力、心理障碍患者的医学康复。

应运而生

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一个个脑血管意外后瘫痪的患者又站了起来;一个个腰椎病患者保守治疗就能改善或消除症状;一个个脑瘫患儿渐渐能开口说话、直立行走……在这里,每天都发生着这样的奇迹。用一句形象的话描述该科的功能,就是“躺着进来,走着出去。”

该院康复医学科的带头人姜琴介绍说,康复治疗是一门促进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学科,旨在满足人们对意外伤害、疾病所致的残疾、手术后的各项功能恢复的需求。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这门学科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成长活力。在此背景下,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迎来了飞速发展。

“建科初期,我们的"阵营"不足20平方米,一共5名治疗师,平均每天接诊的患者仅有10个左右。”积累了30余年管理和临床经验的姜琴并未气馁,军人出身的她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军人的口头禅就是"是,长官",我习惯先创造条件再提要求。”一方面,她带领团队苦练内功,将康复项目逐个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她对团队采取“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事化管理,不断吸引专业人才加入,仅用6年时间,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有了很好的口碑,日接诊量已比最初翻了好几番,“开疆拓土”自是水到渠成。

如今,康复医学科已分别设置独立的门诊和病区。住院部设置在住院大楼19层,目前共开设24张病床,8个独立的治疗区(室)——— 运动治疗区、作业治疗区、物理因子治疗区、综合训练区、语言治疗室、心理治疗室、传统疗法室、辅助器具装配室。训练室面积近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崭露头角

技术服务并重赢得四大牌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日渐成熟的康复医学科开始在业内崭露头角,近年来先后摘得了四块沉甸甸的牌子:“惠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惠州市康复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惠州市康复医学会”、“惠州市工伤康复协议医疗机构”,这意味着,该科室不但承担起越来越多患者的诊治重任,为惠州乃至周边地区有需要的患者送上福音,同时也将肩负惠州市康复医学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引领及指导作用,包括为各级医院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人员提供康复医学技术咨询、培训,对本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康复医学科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等等。

姜琴表示,所有工作离不开科室团队的共同努力。据介绍,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目前共有工作人员37人,包括康复医师11人、康复治疗师16人、护士8人、心理治疗师1人、矫形制作师1人。整个团队均从事本专业多年,具有较高的技能操作水平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而在姜琴看来,仅有技术是不够的,对于敏感脆弱的患者来说,服务尤为重要。“我要求大家换位思考,比如有老年患者发脾气甚至骂人,我就告诉年轻医生把他们当作爷爷奶奶,这样就容易平复心情并耐心对待他们了。”姜琴提到,在康复医学科面对的多是脑袋伤病“不听话”的患者,例如小孩子治疗过程中不耐烦了,就手脚并用乱蹬乱抓,医护人员脸上被抓伤是常事,还有些成年人,如车祸中脑部受伤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无理取闹、发脾气,打人、咬人现象非常普遍。所以特别需要医护人员有耐心、爱心,帮助患者慢慢康复。

此外,康复治疗是一个规范、系统的过程,所以是以团队模式运行的。患者伤病后会出现肢体运动、言语(吞咽)、智力、心理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这就需要临床医师、康复医师、运动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矫形制作师、护士、社工等以及患者家属组成的一个康复治疗小组来共同完成患者的康复治疗。

姜琴擅长挖掘每位医护及治疗师的优势,并将医护技三组人员团结起来类军事化管理。令行禁止的科室文化中,整支队伍已拧成一股绳,不仅在业务开展方面如鱼得水,在医院各项集体活动中也表现突出屡获好评,这样的氛围也吸引了新人们在这扎根成长。

百花齐放

现代康复与传统理疗结合并用

当前,康复医学科开展项目非常全面,主要包括:神经伤病康复(脑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退行性神经疾病等)、骨与关节伤病康复 (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骨折后、骨关节手术后、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先天畸形等)、内脏疾病康复(冠心病、高血压、心衰、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康复(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等)、儿童疾病康复(脑瘫、智力发育迟滞、孤独症等)、疼痛处理等。最近也将开展产后康复等以完善学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该科不仅专注于现代康复服务,还开展了一系列传统康复和理疗项目:针灸、推拿、整脊、拔罐、熏蒸、敷贴;直流电、高、中、低频电治疗、激光治疗、牵引治疗、热疗等,可为广大亚健康群体解除病痛,适应症涵盖颈肩腰腿痛、各类炎症、运动创伤、小儿先天性斜颈、面瘫、鼻炎等。

康复医学科传统A区的邓钊立医生则提醒,秋冬是面瘫的高发季节,前段时间他接诊了一位25岁的患者小王,其连续熬夜加班后,醒来发现自己的脸无缘由地歪向一边,来院被诊断为 “面神经麻痹”,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面瘫”。“针灸、理疗对于治疗该病有着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后遗症的预防效果颇佳。早期理疗可选用超短波,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等。”

除此之外,针灸结合中药在治疗内科疾病及体质调理有很好的疗效。严阿姨慢性咳嗽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看遍了中西医都没看好,听说艾灸对咳嗽有效果,就到该科治疗。邓钊立医生通过辨证,为严阿姨进行温针灸治疗,并结合中药调理,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严阿姨咳嗽明显好转,已无明显咳嗽。

此外,针灸、推拿、火针、拔罐等都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粹,属于“绿色、自然”疗法,备受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如今,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名声在外,众多外地患者也慕名而来,姜琴深知,康复医学的未来任重而道远。“小碎步,密密行。我希望能在练好内功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规模,成立康复中心,以更完善的服务满足患者"一站式"的检查、评估、治疗等需求。”

文/图 本报记者周婷婷 通讯员郑海燕

新闻推荐

在惠可免费看省贺岁杯足球赛 时间:2月18、20、22日 地点: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

本报讯(记者潘高耸通讯员高立光)来自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乙级联赛的职业球队将在惠州一决高下,精彩比赛可免费观看。记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