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上门来服务将更个性化 目前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约40万份,将推出“全科医生团队 个性化服务”
家庭医生进小区为居民义诊。
家庭医生上门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对于每个人来说,或许都有到医院排队看病的经历,有时候一排就是一个小时甚至半天。家住惠城区东平的张大娘今年73岁,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儿女们长期在外工作,一直靠二媳妇陈梅照顾。而陈梅患有心肌缺血,有时没办法陪家婆去医院看病。3年前开始,张大娘与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获得家庭医生式服务,免了不少去医院看病的烦恼。
据介绍,作为惠州市率先开展家庭医生改革的试点地区,目前惠城区16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间、镇卫生院7间)的900多名医务人员共组建70余个服务团队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共签订服务协议约40万份(其中重点人群约17万份),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及用药指导、就医预约登记服务、转诊服务等。
现状
全科医生团队上门服务市民
“现在一个电话就有医生上门帮我测量血糖、血压,比以前自己跑医院好太多了。”张大娘说,每当天气变化,她的身体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有时候没有人陪着去医院,难受得慌,现在有医生上门及时给她治疗,防止病情恶化,真是方便多了。
惠城区卫计局党委委员林传远介绍说,惠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主要以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以及孕产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为主,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并逐步向全人群覆盖。服务内容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如建立居民健康管理档案、用药管理、用药指导、重点人群健康随访等。
据了解,早在2012年3月,惠城区卫生系统就开始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工作方案。2013年6月,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社区医生的优势和特点,该区启动了全科医师(乡村医生)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工作模式。2014年,惠城区被列为全省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第一批试点地区,同年正式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
惠城区现行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模式,是“全科医生团队———社区居民”模式,各基层医疗机构以全科医生团队作为支撑,将辖区内的村 (社区)分配到各团队,开展居民签约服务。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组建的全科医生团队,原则上以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过省级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全科医生为主,配以护士和公共卫生医生,每个团队至少有3名成员。居民在所属基层医疗机构范围内根据意愿自由选择全科医生团队并签约,每户(位)居民同期只能选择一个社区医生作为家庭医生,凭身份证明、户口薄或暂住证签约。签约周期可视情况灵活掌握,原则上一个周期不少于1年,期满后如解约需告知全科医生并签字确认,不提出解约的视为自动续约。
桥东近5万人与家庭医生签约
“我们社区有些"空巢老人"为看病发愁,家庭医生一个电话随叫随到,还会定期上门体检、送医送药,为他们解忧。”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谢志林说,目前该服务中心有家庭医生18名,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有1.6万多户近5万人。
今年30多岁的吴晓芳是桥东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妇幼保健团队里的一名随访护士,她的工作是为辖区内的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检查产妇的伤口是否恢复正常,妊娠期是否有患病情况,为新生儿做眼、耳、鼻外观检查等,为新生儿登记健康档案,以及指导如何科学喂养新生儿等。
“以前是我们打电话询问产妇是否在家,再进行上门服务,现在一些产妇主动上门请我们做指导。”吴晓芳说,由于近年来在桥东社区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多,平均每个月她都要为数百个家庭服务,最忙的时候,她曾试过一天为70个家庭提供服务。
“有的产妇担心喂母乳身材会走样,就主动打电话问我;有的妈妈生产后身体疼痛或产后心情焦虑,我会教她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学会自我调节放松心情;还有一些初到惠州的新生儿爸妈对于给宝宝打疫苗的事情完全不了解,我会在上门服务的过程中给他们列一张表,清楚地告诉他们,当孩子多少岁时该打哪种疫苗,让他们一目了然。”吴晓芳说,不管去到哪个家庭,临走的时候她都会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问题
家庭医生工作量增大待遇增加不明显
“家庭医生每天都很忙,待遇却没有变,如果能给家庭医生一些激励会更好。”谢志林说,随着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越来越多,家庭医生每天忙得像陀螺,去给居民看诊,来回的交通费都是家庭医生或中心自行承担,有时候要去一些偏远的村,路途遥远,家庭医生是风雨无阻前往。久而久之,如果没有一定的奖励制度,会降低家庭医生工作的积极性。
“开展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后,工作量大了不少,但待遇体现不明显。”小金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也表示,乡村卫生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没有了药品加成,一般诊疗费又降低了,目前最担心的是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
措施
将提高家庭医生服务和技术水平
“听说杭州有专科医生可以上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等,居民想要什么治疗服务,只要和医疗机构签约,每年给几十块钱就可以得到个性化的服务。要是惠州也有专科医生上门看病,也有这样的服务,对我婆媳俩这样需要经常就医的人来说就太好了。”陈梅说。
陈梅想要的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或在不久后能实现。
“对于一些身患糖尿病、慢性病、传染病等疾病的病人来说,简单的上门服务并没有办法满足他们,所以下一步或将开展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林传远透露说,该区将推出 “全科医生团队———个性化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结合目标人群实际需求实施差别化、个性化签约,分类管理。对慢性病人群试点使用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包,为签约的慢性病居民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的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
“如遇到需要送医院救治,或者双向转诊的,使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人群,我们将提供救护车,走急救绿色通道,免去病人自己找救护车的麻烦。”林传远告诉记者,这是目前正在探索推进的模式,同时将探索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按签约人头付费。建立年签约服务费制度,实行有偿签约,用于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新增分配;制订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以完善签约服务补偿和激励机制,提升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的积极性。
“其实这种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就像当年惠州推行新农合一样,对老百姓来说其实是件非常好的事情,每年只需要支付几十元,就能享受超值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对于医生来说也有激励作用。”林传远说,接下来还将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和技术水平,使资源放得下、接得住,让市民主动签约,合理分流。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郑国瑞 谢菁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谢菁菁郑国瑞通讯员陈美君周文媚)日前,惠城区召开区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区委副书记、区长林利育说,今年惠城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