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法院列入省内设机构改革试点 法官审案更快执行效率更高,去年多项数据刷新纪录
去年,惠城区人民法院仲恺法庭法官苏绿琴刷新了她收结案的历史最高纪录,全年由她主导的审判团队新收案件527宗、结案427宗(含旧存案),结案率81%。
去年以来,惠城区人民法院积极稳妥推进多项改革举措,缓解“案多人少”矛盾,提升审案、结案质效,成效显著。日前,惠城区人民法院被广东省高院、省编办确定为全省7个内设机构改革试点法院之一。
一线法官人均结案291.41宗
去年,惠城区人民法院多项数据均被刷新,全年受理各类案件突破2.2万宗,其中新收案件20019宗,同比上升19.7%;办结案件16318件,同比增长3%,结案率81.5%,收、结案件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一线法官人均结案291.41件,达到全省发达地区办案水平。
惠城区人民法院院长黄志强介绍,该院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司法体制改革内在要求,逐步推行以法官为中心的“1+1+1”审判团队制模式,收到良好效果。去年,全院选任61名员额法官,新增47名编外法官助理,落实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制定审判规则及审判人员权力清单,推动裁判文书签发权下放,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同时,通过制订《案件繁简分流和快速处理机制实施方案》,提高适用速裁程序和简易程序标的额,扩大简易执行案件范围,加快案件流转速度,缩短审理周期,提高了办案效率和数量。
“去年,区政府还专项拨款647万元用于法院信息化建设。”黄志强介绍说,目前数字化法庭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已经启动,未来将采用全程录音录像方式记录庭审,从而将书记员“解放”出来,有效提升审案、结案效率。
执行警务化敲响打击“老赖”最强音
为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出的“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惠城区人民法院探索实行执行警务化,形成打击“老赖”的“铁手腕”。去年8月,惠城区法院根据全院“一盘棋”观念,整合近40名法警、协警编入执行团队,成立裁决、速执、保全送达等7个执行团队,规定法警在刑事开庭、上级法院调警等工作之外,投入到法院执行局参与执行工作。
执行警务化除了更有效保障执行工作顺利开展,还为“裁执分离”作出有益探索。“以往,执行法官既要负责对被执行人财产制作查封、冻结、扣划等法律文书,还要前往各大银行网点、部门实施,分散了法官的时间和精力。”黄志强介绍,执行警务化之后,上述裁决工作由法官完成,实施工作由司法警察完成,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数据显示,去年惠城区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5191宗,其中新收5050宗,执结4133宗,同比分别增长27.2%和4.6%,执行到位率43.6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郑国瑞 谢菁菁 通讯员陈曙涛
新闻推荐
在稳增长中发挥支撑作用在调结构中发挥引领作用 陈奕威参加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惠城区代表团讨论
本报讯(记者谢超平)昨日上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分组讨论市委工作报告和市纪委工作报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