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岸湖山米地村民舞狮打拳欢祝伯公诞
李家拳弟子在展示武艺。
农历二月初二是惠州传统民俗中的一个大型祭祀节日——— 二月二伯公会日,也称为“伯公诞”。这一天,惠城区河南岸街道湖山村米地村民小组的村民,迎来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活动:李家拳武术交流展演活动。这天,有多个门派的武术弟子前来进行武术交流,村民也迎来了众多亲朋好友一起聚餐。
作为惠州李家拳的发源地,米地村民小组的二月初二伯公会是一个非常隆重的日子,李家拳的传人都要舞麒麟舞狮、聚餐群饮以示庆祝。李家拳的教练和弟子们相聚一堂演练武艺,村民聚餐祈求风调雨顺。
惠州李家拳是岭南五大名拳之一,创立于清乾隆年间,据《惠州志》记载,发源于清归善县鹅埔角(今惠城区河南岸街道湖山村委会米地村民小组),创始人是当时的河南岸火地村(现改为米地村民小组)人李义拳师。李家拳集南派功夫之扎实硬朗,融合北派功夫之快捷利落,拳路气势磅礴,刚柔相济。在李义的倡导下,当时村民农时耕作,闲时习武。村民身体强健,习武之风得以流传。李家拳在这20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许多坎坷和起伏,如今已被纳入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当天,李家拳的弟子上台向村民展示自己学的武艺,除了打拳外,棍术、大刀、鞭等器械,也一一向村民展示。每一项表演,都赢得热烈的掌声。
米地村民小组村民、李家拳传承人李子兴表示,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李家拳,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如今除了走进两所小学外,还走进了两所中专学校,4所学校约有400多名学生正在学习李家拳,李家拳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付巨晗通讯员颜惠欢)昨日,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副司长刘汉银带领调研组专题调研惠州市全面依法治市等工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