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朋友圈“晒”婆婆成网红 婆媳如何相处才更和谐?听听大家怎么说

惠州日报 2017-02-23 10:06

本版图片本报采集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日前,一则苏州80后媳妇常在朋友圈晒婆婆的报道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得到了无数人的点赞。婆媳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惠州的儿媳妇们会不会在朋友圈晒自己的婆婆?她们是如何和婆婆相处的?和儿媳妇相处和谐的婆婆们,又有什么秘诀?婆媳该如何相处?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惠州市民在朋友圈这样晒婆婆

婆媳亲密碰杯,就像母女

今年正月初二,市民小飞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53岁的婆婆在花海中庆祝生日的照片。她写道:“远在异乡照顾我最多的,就属我婆婆了!感恩!谢谢你为我、为曦宝做的一切!”图片中,她婆婆蹲在白紫相间的花海中,面容祥和,微笑挂在脸上。

在小飞的朋友圈里,时不时能看到她晒婆婆的照片和文字。去年冬至晚上10点,小飞在朋友圈里晒出和婆婆碰杯共饮啤酒的亲密图,还欢快地写到:“娘俩喝一杯!”画面中的两人表情轻松畅快,像是母女俩。今年正月初四,小飞一家人共游大亚湾区的一处海滩。小飞婆婆见孩子喜欢玩沙子,就用纸盒子装沙子回家给孩子玩,小飞忍不住又将婆婆晒了一番。

小飞结婚7年了,老家在江苏,婆婆也是江苏人。婆媳俩从江苏来到惠州定居,所幸的是,两人在生活习惯上差异不大。小飞记得,自己刚嫁过来时,婆婆会主动地对她好,吃东西的喜好都会依着她。“我能感受到她的温暖。来惠州这么多年,最感激婆婆的地方就是:在我晚上下班回来,大家都先吃完饭的时候,婆婆会单独给我留一盘热饭热菜。”平时,小飞也会和婆婆一起逛逛街、喝下午茶、旅行等,以增进感情。

●婆媳关系微调查

21.49%受访者表示和婆婆关系很好

日前,记者就婆媳关系进行了一次网络微调查。这次问卷调查中共设置了5个问题,120名已婚女性参与。

在婆媳关系问题上,21.49%的受访者表示和婆婆关系很好,33.06%的受访者表示和婆婆关系好,37.19%的受访者表示和婆婆关系一般,关系差的婆媳只有8%。

婆媳相处得好的原因是什么?“相互尊重,双方包容心强”选择率最高,达到79.34%;其次是“相互体谅,双方有颗感恩的心”,选择率为70.25%。“双方善于沟通,懂得说话的艺术”、“丈夫懂得平衡双方关系”选项选择率分别是42.15%和41.32.%。

在角色定位上,33.06%的受访者把婆婆当作妈妈,32.23%的受访者把婆婆当作一般的家人,21.49%的受访者把婆婆当作长辈,13.22%的受访者把婆婆当作朋友。

生活习惯是引起婆媳矛盾的主要问题

从最能引起婆媳矛盾的问题来看,主要是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的差异以及对孩子的教养问题,分别占72.73%、64.46%和49.59%;对财产的处置、家庭角色界限感和个性不合的问题,分别是 13.22%、23.9%和27.27%。

丈夫在婆媳关系中该起到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共有78位女性参与。其中,约56%的受访者明确指出丈夫应起到缓和、平衡和调节矛盾的作用。有些网友明确提出,丈夫应充当和事佬、融合剂、双面胶、墙头草等角色。还有些网友提出,丈夫在处理矛盾时应当做到公平、讲道理、理解、孝敬、正面、心态平衡等。“中和婆媳关系,正确观点要支持,错误观点要制止。”“能够调解双方关系,不逃避,不偏袒,勇于担当。”“首先要有主见,才能起到稳定剂的作用。”网友们纷纷留言。

也有个别受访者认为对于婆媳矛盾问题,丈夫的做法是不起作用的。有网友列出丈夫做得不好的表现,比如:没当着婆婆的面给予妻子尊重,让婆婆更加轻视妻子,导致妻子最终爆发;让好人都给婆婆做了;捣乱的使者等。

没有良好的沟通,相处产生矛盾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唐革联认为,婆婆与儿媳之间存在年代与生活背景之间的差异,婆媳关系建立之初尚未建立好必要的相互信任,这些差异会导致生活习惯、卫生标准、教育理念、消费方式上的不同。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会因此产生相处上的矛盾。婆婆或儿媳可能会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消费观,而对对方作出评价与结论,这种判断性的结论一旦得出,就会影响彼此对对方的印象和评价。婆媳之间关系刚刚建立,不似母女关系与生俱来的信任,家庭生活中,容易出现沟通问题。如果双方比较固执,双方产生的猜疑会更大。此外,婆婆与儿媳之间可能会因为争夺儿子、丈夫的爱而产生矛盾。以上这些问题,是婆媳相处中的主要难点。

●婆媳和谐,有什么秘诀?

儿媳妇 意见不合时先讲道理,讲不通不能急,要尊重婆婆

不过,同在一个屋檐下,事事顺心没有半点矛盾不太可能。小飞和婆婆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矛盾,“我们冲突最多的地方是在教养孩子上。”小飞说,在这方面,她通常会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在和婆婆意见不合时,她选择先讲道理。“和婆婆讲不通也不能急,在气头上时一定要"刹住脚"。毕竟面对的是长辈,要做到最基本的尊重,也要给予对方接受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小飞和婆婆面对矛盾的相处之道。在生活上,小飞则是多顺着老人的心意,尽量让老人开心。小飞认为,在精神层面上,需要各自给予对方空间,相互尊重理解。

有时候,小飞的婆婆也会护着自己的儿子,不过也不会多说小飞的不是。“我可以理解婆婆爱自己孩子的心理,因为我也有自己的孩子。”小飞婆婆的性格比较大大咧咧,对小飞没有过多要求,而小飞对于生活中的小事也是一笑而过。小飞平常对婆婆很尊敬,心存感恩。她认为,没有婆婆,就没有她现在的丈夫。“我们该懂得感恩”。所以,对于小飞来说,对家人的爱是爱屋及乌。婆婆是丈夫最爱的亲人,而丈夫是她最爱的人,所以小飞爱着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这种爱是无条件的。

“婆媳之间的感情不是天生就好或坏的,而是在生活的点滴相互了解、相互磨合,家庭的和谐需要彼此经营。”在小飞看来,日常生活里的一杯热茶、一碗热饭都是温暖人心的神丹妙药。

婆婆 儿子都不一定听自己的话,干吗要求儿媳呢

孙大姐今年59岁,做婆婆已经5年了。说起孙大姐和儿媳妇的相处,身边的朋友都称赞。

“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以心换心。”孙大姐说,刚开始时,她和儿媳的关系也有一段磨合期。“毕竟是不同家庭长大的,各方面的生活习惯都不同,一些思想观念也不同,需要自己去经营。”孙大姐说,对于刚嫁进来的儿媳妇,自己在心态上首先是将儿媳当成自己的女儿来相处。在生活中,遇到儿媳和自己的想法不同时,她很想得开。“不能想着儿媳一定要听自己的话,自己带大的儿子都不一定会听自己的话,干吗要去要求儿媳妇呢?”遇到分歧时,孙大姐也会向儿媳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我会提,她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也没有什么。毕竟是两代人,有代沟是正常的。”

对于孙子的教养问题,孙大姐也想得开。“孙子的教养还是以儿媳的意见为主,毕竟她才是妈妈。”孙大姐说,自己也是妈妈,明白做妈妈的感受。作为婆婆,她将自己放在一个协助教养孙子的位置上。“比如说,我孙子有些牙齿坏了,儿媳要带他去补牙。但我觉得孙子才4岁多,以后要换牙,没有必要补。但儿媳告诉我,现在不一样了,孩子牙齿坏了要及时去补,我也就听她的意见了,毕竟她是妈妈。”孙大姐说,做婆婆在带孙子这个问题上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觉得自己是婆婆,就什么都要管。“旧时代婆婆的观念不能要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要拿着老观念来管儿媳。”

孙大姐觉得自己的儿媳也懂事。“吃完饭会抢着洗碗,我生病的时候也会心疼我。现在很多儿媳也辛苦,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我们能做的也会帮忙做。”孙大姐认为,婆媳之间有矛盾分歧吵架是最不划算的。“这是越吵越生气,还让自己儿子夹在中间,两头受气,有什么好?”

相处之道就是要替对方想一想

今年57岁的曾丽做婆婆7年了。老家在湖北农村,儿子和儿媳在惠州定居后,她也来到了惠州。尽管刚来到惠州时,曾丽人生地不熟,但她很快适应了。和儿子儿媳妇住在一个屋檐下这么久,曾丽没有和儿媳妇吵过架,也几乎没有红过脸。“小区的邻居看到我和儿媳妇,都问我们是不是母女。”说到这里,曾丽十分开心和自豪。

曾丽和儿媳相处得很好。因为不用上班,曾丽将家务包了。有了孙女后,她还要带孙女。但是,即使再忙,她也将家里弄得井井有条。到了晚上,她就去跳广场舞,一天下来生活挺惬意开心。“以前在家种地也是干活,来了这里干家务做饭也是干活,没有什么差别啊!”曾丽说,儿媳要上班,没时间干家务她都理解,所以在家务事上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吃亏。“儿媳上班也辛苦,下了班也要歇一歇,没有必要说一定要谁干。”儿媳坐月子时,曾丽想方设法将她照顾好,儿媳也因此感受到了暖意。

因为曾丽的付出,儿媳对她很亲密。“她对我也很好。”曾丽说,儿媳从一入门开始就很尊敬她,生活中意见不同时有时也会听她的,有时间也会帮忙干家务活。“她每次外出旅游都会带礼物给我,过生日也是用心准备礼物。”曾丽觉得,一家人在一起,没有必要计较得这么清楚,过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心理咨询师怎么说?

每当遇到问题,要相信对方出于善意

化解婆媳矛盾,是一门艺术,更多是包容与爱的学科。唐革联认为,婆媳双方首先要意识到,彼此之间存在着差异,尤其在自己出于好心去做某件事,但得不到对方认可的时候,特别要意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异,从而避免“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没有错,错的是对方”这种想法。如果意识不到这点,就没有改变的动机。

其次,意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异后,每当遇到问题,要相信对方是出于善意。这样自己在作出回应的时候,就会往调和矛盾的方向走,而不是敌对、指责;

再次,婆媳双方都要对对方身份有明确认知。对于婆婆来说,儿媳是儿子的爱人,是一家人,不是来拆台的,这是一种信任,有了信任才能更好地相处;而对于儿媳来说,不要以母亲的标准来要求婆婆,要确信婆婆是爱自己的,因为她爱着她的儿子,因此也是爱儿媳的。互相尊重对方,允许别人跟自己不一样,彼此有慈悲、包容之心。

儿子要让妈妈和妻子感觉不孤单不被排斥

作为丈夫、儿子,又要怎么做?

唐革联认为,丈夫、儿子要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他是最了解自己的妈妈和妻子的人,也是她们最爱的人。一旦发生问题,这个角色不能躲开,要发挥积极作用。

“丈夫的中间人这个角色太重要了,做得好,就让婆媳互相靠拢;做得不好,就会让她们互相推开。”唐革联建议,在出现婆媳相处问题的时候,作为儿子、丈夫,应该把问题终结在自己身上。先缓和双方的情绪,再去了解事情的详情,与双方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在情感上与对方站在同一阵线,站在对方立场去分析问题,让双方不孤单、不排斥。最后,让双方都知道,“这个家你们都是我爱的人,在家里讲爱不讲对错。”这样循序渐进,最终面对彼此差异,化解矛盾。

把婆婆当成妈,看上去很美,实际不妥

有些儿媳喜欢在朋友圈晒婆婆的好,唐革联认为,这种儿媳在人前人后夸赞婆婆的做法是非常聪明的。这样会让婆婆觉得儿媳是肯定自己的,有利于双方的互相尊重与肯定,能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另外,儿媳赞婆婆也是对婆婆做了很好的示范,发出善意的信号,婆婆也会乐意这样回应。婆媳相处得好,作为中间人的儿子、丈夫也会很高兴,有利于家庭和谐。

婆媳相处得好,是不是就可以把婆婆当成妈了呢?唐革联并不认同这种做法。“把婆婆当成妈,看上去挺好,但个人觉得是冒险。”唐革联说,母女之间是非常亲近的关系,说话可以无所顾忌,即使说话可能一时不快,基于彼此之间良好的信任,这种不快的影响是很小的,也能在短时间内消除。但是婆婆就不一样了。其次,把婆婆当成妈,可能儿媳会以母亲的标准来要求婆婆,这个标准对于婆婆来说有点高。达不到期望,所产生的矛盾可能会更多。第三,把婆婆当成妈,会不由自主地否定前面所提到的差异的存在,关系定位错误也会引发矛盾。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方莲花 黄桃

实习生杨慧玲统筹 本报记者方莲花

新闻推荐

共抽检96批次不合格5批次 惠州市对流通环节16大类食品进行抽检

本报讯(记者张斐通讯员许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组织对全市范围内流通环节抽检工作,共抽检96批次,不合格5批次(其中纯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