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住宅小区应配套建幼儿园 代表委员支招惠州市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惠州日报 2017-01-09 12:30

幼儿教育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市“两会”期间,如何加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话题引发代表委员的热议。民革惠州市委会、农工党惠州市委会分别向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强惠州市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建议》和《关于推进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提案》,建议加大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力度,促进惠州市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现状

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

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57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66所,民办幼儿园412所,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共439所,占幼儿园总数的75.9%。2014年,惠州市推进实施《惠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 (2014-2016年)》。截至目前,全市共增加幼儿园98所,在园儿童增加超3万人。

民革惠州市委会在建议中说,随着惠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群众对普惠性幼儿园的需求更多。近几年来,政府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一直没有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农工党惠州市委会也在提案中指出,惠州市自1997年在江北片区新建惠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以来,近20年间,市财政没有再建一所公办幼儿园。另外,近140所部门幼儿园(含镇街中心幼儿园)因大多数被承包或转租,收费较高,教师队伍不稳定,保教质量与纯公办幼儿园相比相差较大。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入公办幼儿园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建议

构建公办民办并举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民革惠州市委会建议,根据城乡规划布局、人口分布特点和适龄人口变化趋势,通过统筹资源、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创新机制,采取规划建设、改造扩建、小区移交等方式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力争到2020年,全市构建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和家庭合理分担成本的学前教育运行保障机制。

民革惠州市委会同时提出,在加大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同时,建立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制度或其他补助机制。同时,不断提高公益普惠性幼儿园非在编教师社保补助。民办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要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乡镇中心幼儿园应办成平价幼儿园

农工党惠州市委会建议,加快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 (幼儿班)建设,制订措施,要求各县(区)积极筹措资金,回收已出租或承包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聘任有资质的园长,将其办成公办性质的平价幼儿园。

农工党惠州市委会还建议,在人口密集区域盘整土地资源,妥善安排幼儿园教育用地项目。一方面由市县两级政府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新建2至3所公办示范幼儿园;另一方面借鉴广州、深圳等地的做法,对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建成后的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无偿交给教育部门办成公办幼儿园,并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县(区)政府统筹安排,由所属辖区教育部门统一管理。

声音

切实解决幼儿教师编制问题

市人大代表邹若萍说,近年来,各县(区)乡镇规范化公立幼儿园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渠道,大多已投入运作,但有的乡镇的幼儿园至今未能按时交付使用。建议对规模小、班额少、运作经费困难的幼儿园予以财力支持,切实解决幼儿教师编制问题。

市政协委员刘云建议,通过公助民办、政企合作等形式发展公办幼儿园,调整优化民办幼儿园,科学规划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

本报记者张斐

新闻推荐

惠州超九成居民有电子健康档案 人大代表与卫计医疗部门单位负责人就推进基层医改进行交流

完成标准化改造的惠城区马安镇龙塘村卫生站。资料图片在日前举行的以“共建卫生强市共享健康惠州”为主题的市十二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