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预算委员会关于惠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惠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
市人民政府向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交了惠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及 《惠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进行了审议。大会计划预算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意见,对惠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及其报告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惠州市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核心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率先跨越,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效益逐步提升,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各项改革全面深化,绿色环境不断优化,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主要任务总体完成。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等部分经济指标增幅没能达到年初预期目标;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仍不够平衡;资源要素约束问题仍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偏弱等。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综合考虑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惠州市的发展条件,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体现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与惠州市“十三五”规划目标相衔接,落实计划的工作部署重点突出、措施有力,主要目标和总体安排可行,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建议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惠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批准《惠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三、2017年是惠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重要一年,为确保顺利完成年度计划任务,计划预算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计划执行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潼湖生态智慧区等创新平台建设,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三高聚集”,着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降低企业成本,推动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改善企业市场预期。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民生领域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扩大内外需求,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营造放心便利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优化外贸结构,构建多层次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大珠三角经济区建设,加快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二)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市场、经济、行政和法治手段,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落实,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商事制度后续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加快推进财税金融、国企国资、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化贯彻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深入实施护蓝、清水、净土、碧海、增绿、低碳六大行动,进一步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水平。全面优化生态空间规划布局,坚守生态红线,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有效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加快推进污水厂建设、河涌整治、大气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更具绿色内涵的生态名城。
(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实现更高水平的惠民。全力抓好2017年十件民生实事落实,确保办出成效,取信于民。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全面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做好民生托底工作。加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和供给,形成民生为本、公平普惠、保障有力的社会发展新格局,打造更具幸福认同的惠民之州。
新闻推荐
惠州火车站站前路两侧临时封闭 2017年春运昨日正式拉开帷幕
▲民警在惠州火车站热情服务旅客。本报记者戴建通讯员郑勇南张中铃摄▲昨日零时,交警在惠州火车站附近的流动执勤点设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