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供售电量突破300亿千瓦时大关 惠州供电局优质服务助推大项目早上马早投产

惠州日报 2017-01-17 12:04

工作人员在进行线路维护。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采集

供电人让惠州更加多彩。

▲惠州供电局运维人员对光伏发电设备进行投产前验收。

▲2016年12月19日,又一处分布式光伏项目竣工验收。刘威摄

“远看是"灯山光海",近看是 "火树银花不夜园"……”春节临近,市民在被年味十足的西湖花灯博览会持续刷屏的同时,不禁感慨电的美妙:让亮灯成为常态,让惠州更加多彩……这得益于身边那一抹 “供电蓝”的坚守和付出。

其实,惠州供电人一直保驾护航的,不只是看得见的花灯,更无形深入到居民生活与企业生产中。日前,惠州供电局公布惠州市去年用电数据。2016年,惠州市供售电量双双突破300亿千瓦时大关,全年供电量达311.14亿千瓦时,售电量301.8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9.33%和11.28%,增速均位居珠三角第一,供售电总量在全广东省排名第五。

两个五年计划实现电能百亿翻番

从1916年惠东多祝亮起惠州市第一盏灯,到2005年末惠州市供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惠州电网整整历经了90载风雨变迁;而从100亿到“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供售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只用了短短的五年时间。在“十三五”的开局首年,惠州电网刷新历史记录,实现供售电量突破300亿千瓦时,再次见证了惠州电网建设的发展速度——— 在短短2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里,实现2个百亿级的增长,成为广东省第五个年供电量迈入“三百亿”的城市。

惠州供电作为经济发展的 “先行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纵横八方的坚强电网为当地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电能。回顾“十二五”,惠州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与此对应的是惠州市社会用电量增长势头良好,反映出惠州供电优质的供电服务为惠州市产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用电环境。

“十三五”期间,惠州供电局将规划投资103亿元,实施“2921”工程,即建设2座500千伏变电站、9座220千伏变电站、21座110千伏变电站,做强主网、优化配网、升级农网,加快推进各项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助力惠州市实现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为惠州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优化供电服务为客户节省6亿元

据惠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石化行业、电子汽车行业等支柱行业的用电需求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大项目产值引领城市GPD增速明显。仅以大项目为例,中国海油惠炼二期项目建设推进顺利、省重点项目信利一期项目正式量产、一个个“重量级”项目纷纷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为助力大项目投产,供电部门任重道远。因为大型骨干企业厂区大设备多,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极高,特别是一些电子或精密器材生产企业,对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依赖很强,一旦发生电压波动,即便是极短的时间,都有可能出现大量次品。为此,惠州供电局持续优化大客户专属服务,为大项目早上马、早投产提供强劲的技术与资金支持。

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恩光学”)作为惠州市第一大用电户,对此感触颇深。“伯恩光学正进入发展快车道,2016年,该用户报装用电变压器容量达61.5万千伏安,全年累计用电量 16.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7%。”上述负责人提到,为满足伯恩光学在永湖、秋长、三和共3个厂区用电需求,惠州供电局不断新建配套电网和优化相关流程,如制定供电方案方面简化了电源环节,时间减缩至5天,去年还启动了线路总长度达63.5公里的“超级业扩”配网用电工程。

这只是惠州供电局谱写优质供电服务的缩影。为确保大型企业电力“命脉”畅通,惠州供电局优化了系列服务举措,如领导班子亲自担任大客户经理,常态化对大型企业开展实地调查走访,根据“望闻问切”建立“一企一案”,制定配套供电可行性解决措施。

2015年以来,惠州供电局正式执行新的业扩投资界面标准,将投资界面延伸至客户规划用地红线。如此一来,客户的报装用电成本大大降低,可实现家门口接电,切实解决了客户用电“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自实施业扩工程投资界面延伸至客户红线以来,剔除不延伸4类型用户以及增容不改变投资界面的用户,惠州供电局为1.3万户用电客户节约建设投资6.2亿元。

此外,为进一步简化办电手续、缩短办电周期,惠州供电局落实了“三免”政策:客户受理免填单、标准化供电方案免审批、标准化设计免审批(免审图),预计办理时间可比原来提速一个月。

专注清洁能源打造“绿色电网”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供电局还致力于打造“绿色电网”,为惠州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在2016年末召开的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蓝图得以清晰描绘,其中,“绿色化”是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是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于电力行业中,便是将清洁能源充分利用的发电方式。

近年,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具备光伏建设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惠州供电局积极响应,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光伏发电并网,并在各营业厅内设立光伏发电受理专柜和绿色通道,2016年全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非居民发电量达到2014万千瓦时,上网电量为269万千瓦时。

目前,惠州市的光伏扶贫项目正从单村独户层面,拓展升级到全县统筹建设大型光伏扶贫项目的层面,现主要分布在龙门县惠东县,其中龙门县8个,惠东县3个。

与此同时,惠州作为广东省清洁能源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十二五”末,在博罗、大亚湾、惠东等地均有商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各类清洁能源能源项目落地,惠州市清洁能源输出比例大幅增加。

此外,自《惠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后,惠州供电局建立绿色通道,支持社会运营商、个人等充换电设施的建设。现全市共有14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示范点建成投产,覆盖了全市7个县区。

惠州供电局方面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打造“绿色电网”,为谱写“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的蓝图发挥助推器作用。

本报记者周婷婷 通讯员蒋立涛

新闻推荐

省市小小说学会创作基地在惠州市挂牌

本报讯(记者黄桃)近日,由广东省小小说学会、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主办的省市小小说学会创作基地挂牌仪式暨阿社系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