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善行带给市民大方便 惠城区打造特色村居,文明风尚浸润群众心田
拾金不昧的保洁员侯冬梅(右二)。 本报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杨雪芳 摄
去年以来,惠城区按照“一村居一产业”“一村居一品牌”“一村居一景观”“一村居一特色”要求重点打造特色村居(慈善村、孝道村、诚信村、守法村、和谐村、互助村、书香村、环保村、志愿村和特色社区),不仅形成了一道道多姿多彩的文明景观,更让文明风尚浸润群众心田。
志愿者免费为老人理发
去年,惠城区龙丰街道的新联社区入选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成为惠州市唯一入选的社区。“我们将创新社区治理与发展志愿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文明新风自动过滤不文明现象,让社区群众更好地吸收文明养料,做文明公益的践行者。”新联社区工作站站长、社区志愿服务队队长黄江红告诉记者,该社区以志愿服务为品牌推动形成社区新风尚。
黄江红告诉记者,目前,该社区注册志愿者1311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社区常住人口的16%。社区内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有长者生日会系列活动、义诊、义剪、暑假成长营、节日慰问、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等,每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48次。
黄江红介绍,在常规的志愿服务项目基础上,该社区各类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其中,义剪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广受社区居民点赞的公益活动。活动专门为辖区内的60岁以上老人、困难党员以及困难家庭人员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社区群众对此好评如潮。“谢谢你啊,年轻人,每个月都上门来给我理发。”腿脚不便的李叔说,这种“微善行”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大方便”。
保洁员拾金不昧传递正能量
社区居民在新联社区浓厚的文明氛围中受到熏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德善之举。
今年60岁的保洁员侯冬梅,在龙丰街道新联社区湖畔新城做保洁工作已5年了。近日,侯冬梅像往常一样,在该小区地下车库打扫卫生。当打扫到10栋3单元时,发现地上有一个黑色的东西,走近一看,竟然是一个厚厚的钱包,里面有一叠现金、身份证和几张银行卡。
“这么多钱,失主应该是要办什么事,现在一定很着急!”侯冬梅没有翻动现金,而是站在单元门口,等候失主前来寻找。等了五六分钟,依然无人前来认领。她随即电话联系上了保洁主管,主管立刻赶到现场,跟侯冬梅一起把钱包送到小区物业管理处,通过物业找到失主施先生。
“出门时不小心把钱包掉了,幸好拾金不昧的侯阿姨捡到了,我实在太感谢你了。”施先生对侯冬梅说。
“这是很平常的事,我们保洁员在打扫卫生时经常会捡到一些财物,都会交到物业这里,物业会找到失主。”侯冬梅说。
本报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杨雪芳
新闻推荐
43名农民工领回108万元工资 惠城区法院开展为农民工追索欠薪专项执行活动
本报讯(记者付巨晗通讯员卢思莹陈曙涛)年关将近,惠城区法院拉开为农民工追索欠薪专项执行活动的帷幕。1月18日上午,惠城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