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三网”提升群众安全感 惠州市在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效考评中名列前茅
巡防队伍整装待发。本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唐乃国 摄
“我居住的片区常有警察在路面巡逻,且接警速度很快,能迅速解决问题。”商人陈月林在惠城区上排居住近3年,最大的感觉是安全。在惠州的闹市街头、边远山区遍布无数高清摄像头,守护着惠州群众的平安。
今年以来,惠州市进一步织密“天网、地网、人网”,发挥智能防控、精准打击优势,进一步强化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两抢一盗”等警情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在今年省公安厅组织的全省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效考评中,惠州市名列前茅。
江北派出所组建惠州市首支保安大队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这句话对于阿宏(化名)来说很贴切。他为自己的盗窃行为付出了代价。
阿宏无所事事,流连于网吧玩网络游戏。本月初的一天夜里,几天几夜连续上网让他用光了所有的钱,他从网吧出来后漫无目的地走在市区江北街头,心里琢磨着如何弄钱。
经过一个人流密集的商场门前,阿宏突然发现,在他前方一个女孩的厚兜里面放着一部苹果手机。他迅速上前偷手机,得手后若无其事地离开,并将手机卖出后获得1000元。女孩丢失手机后迅速报警,辖区内的惠城区公安分局江北派出所接到报警信息后,迅速调取附近的监控视频,并取得了阿宏的头像。值班民警迅速将头像发到各保安大队微信群,要求辖区各单位安保人员辨认犯罪嫌疑人。派出所与保安人员迅速确定了阿宏的居住地,在案发1天后上门将阿宏抓获。
据悉,江北派出所牵头组建了惠州市首支保安大队,包括39支安保队伍,队员有近1000人,分别来自辖区内的市直部门、小区物业、体育场馆、商场、企业等。根据所在区域,这39支安保队伍被划分为6个中队。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中队各自落实值班巡逻制度以及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措施,同时将巡逻区域延伸到各自负责的单位区域外100米范围内,实行交叉巡逻、联防联动。在派出所发出指令后,附近相关队伍可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博罗形成覆盖城乡视频监控网络
博罗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近期多次接到群众报案称,停放在路边的小车车主被盗窃现金等财物。经过多次实地侦查和视频材料研判,办案民警发现,嫌疑人曾多次在罗阳镇庆生路出没,并利用社会视频及路面视频对嫌疑人进行追踪,迅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近年来,博罗县努力编织好 “天网、地网、人网”,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在“天网”建设中,该县公安局竭力推进县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及全县治安卡口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点面结合的视频监控网络,提升了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同时,整合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机动车高清抓拍系统、GPS定位系统、人脸及车辆识别系统等信息化资源,建设智能综合视频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治安视频监控数据互联互通,对辖区实行24小
时全天候视频动态巡查,并通过在关键地点设卡盘查,实现对嫌疑人员和车辆的快速拦截,建立了“视频天网”模式。
同时,该县还投入治安防控经费约2.1亿元,建立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即:整合派出所民警、巡警、交警、城监大队、消防大队、平安志愿者服务队,联合社工和小区保安等,组建10个网格化管理小组,对应负责各个网格责任区。投入700多万元用于购置流动警务车等巡防设备,在主要街道、商场、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派驻流动警务车,并实行警力24小时全天候路面巡逻。
江北派出所、博罗县是惠州市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缩影。目前,惠州市初步构建起由党委、政府领导,综治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公安机关具体实施的“大视频”工作格局,建起以“高智慧、大视野、全天候”为核心的视频监控“天网”。此外,各类群防群治队伍和数十万名平安志愿者在发现、预防违法犯罪和侦破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创军警共建“六联”工作机制
在惠城区小金口居民赖伯爵看来,路面、小区内经常有警察和军人在巡逻,小区安全有保障,没有发生过治安案件。
赖伯爵所说的军人是现役军人。惠州市首创情报信息联通、互涉案件联办、矛盾纠纷联调、突出治安问题联治、社会治安联防、业务技能联训的军警共建“六联”工作机制,惠州军分区、市公安局明确了定期沟通会商、信息资源共享、应急处突互援等24项军警共建举措,进一步发挥和拓展民兵预备役部队、复退军人等在群防群治工作中的作用。
此外,惠州市全面加强“四防”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市视频监控设备从城市覆盖到乡村。全市建立起各类群防群治队伍达数万人,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局面,筑牢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大群防”格局。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惠州市已形成综合治理领导机制和平安创建暨综治工作格局。
今年,惠州市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和“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
平安建设列入全市“十三五”规划
今年,市公安局牵头编制了《惠州市平安惠州建设“十三五”规划(稿)》,列出了未来五年平安惠州建设的“五张清单”:主要发展指标50项;基本公共安全清单服务项目15项;智慧城市智慧公共安全建设项目14个;编制配套实施的子规划13个;重大建设项目25个,涉及财政预算投资总额约32亿元。
惠州市将平安建设作为重点专项规划列入全市“十三五”总体规划,更加科学系统设计、精细谋划阐述未来五年平安惠州建设的目标任务,这在全国属首例,填补了平安建设无专项规划的空白。
《规划》明确,镇(街)是平安建设的基础,科技是现代平安的引擎,未来5年平安惠州建设要以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抓手,抓实抓细惠州治安防控建设的镇村基础;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抓手,加速建设警务云和安防大数据,以实名制为载体加速传统治安方式的转变,进而提升科技引领和信息支撑智慧城市的“精准防控”和“智能防控”能力。
《规划》还明确,要以加强完善社会面、技术视频、信息网络、人口、房屋、车辆、重点人员和社会组织、重点行业场所等“八张治安防控网”为主线,以法治保障和科技信息支撑为导向,补齐城乡治安差异、专群防控差异、社企防控差异“三大短板”。尤其要构建以多元群防专业队伍为基础的立体人防体系,以安防云、视频、门禁、网安和人脸识别等为基础的立体技防体系,进而融合形成立体防控体系,提升全社会、全要素网格防控能力。
本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谭迎疆
新闻推荐
明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惠州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规划正在制定
■从明年秋季开始,一年级和七年级班额原则上要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规定班额的要求,基本消除66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