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投入4亿元建设养老服务场所 《关于加快惠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议案》结案
惠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这是社会爱心人士在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陪伴老人。 资料图片
2012年,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关于加快惠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议案》,同年4月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办理方案报告。经过5年努力,议案办理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惠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12月27日召开的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批准该议案结案。
记者了解到,近5年来,市、县(区)两级政府共投入4.1亿元建设养老服务场所。各县(区)养老服务场所明年3月将逐步投入使用,并于6月全面投入运营。
现状
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二期即将投用
市民政局局长刘巧慧说,近年来,惠州市建设了一批公办的公益性保障型的新型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惠城区综合福利院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即将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该中心将提供800张床位;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大亚湾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养老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封顶;龙门县养老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已启动装修,二期工程即将动工建设。
此外,惠州市还建立了城镇“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今年惠州市城镇“三无”老人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1500元,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1020元以上,均超出省规定标准;建立了80岁以上老年人政府津贴制度及60周岁以上生活困难空巢老人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实施老年人免费乘车优待政策,共办理老年人优待证近9万张;推进“银龄安康行动”,每年由政府出资为本市户籍约22万名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出台《惠州市养老服务券发放使用及管理试行制度》,为全市失能低保老人提供每人每月300元的养老补助。
计划
重点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记者了解到,在完成市及各县(区)3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后,惠州市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将从机构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转变,各级财政资金也将相应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倾斜。
此外,惠州市将通过公建民营方式,推进乡镇敬老院社会体制改革,引入社工组织,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敬老院服务水平。同时,在周边居民相对较集中的敬老院加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牌子,打开院门为附近社会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娱乐、康复保健等服务,全面提升拓展敬老院的服务功能。
建议
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主任徐冠添表示,当前,部分县(区)新建的养老服务场所尚未全部投入使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资金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市场活力还有待激发。
徐冠添建议,多渠道筹集养老服务保障资金,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养老服务投入增长机制。同时,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需求功能,探索和引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多元养老服务平台,并注重养老服务队伍专业素质培养。
本报记者黄晓娜 马海菊 通讯员骆鸣东
新闻推荐
惠州162个海岛157个无人住 惠州市发布全省首份市级海岛统计调查公报
本报讯(记者袁畅通讯员王贺)昨日,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2015年惠州市海岛统计调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