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南雁小学 优化教学方法,营造“互动和谐”生本课堂
“童心向党,做个向上向善的好队员”新队员入队仪式。本版图片均为本报采集
市运会上逞英豪。
班主任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文化艺术节上学生载歌载舞秀才艺。
学生在做广播操。
南雁小学位于美丽的西枝江畔,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1884人,教职工97人,是一所惠城区属公立全日制小学。近年来,南雁小学以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为抓手,紧抓教学质量生命线,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加大课改探索力度,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抓手,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打造生本、人文、快乐的幸福课堂,学校教学教研成果斐然。
创新教学,生本课堂凸显“互动和谐”
课堂教学是南雁小学课改实践主渠道,重点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而“生本课堂”是实施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有效途径。各学科教师树立“生本课堂”教学理念,在不同主题下的研讨课、优质课、示范课等活动中得以实现,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据了解,该校立足学生发展,聚焦课堂,开展教学研究,构建了“自主、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变成互动式的高效课堂,学生在课堂中乐学善思,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
南雁小学校长叶明才介绍,该校教师从课堂教学这个点上再做深入探索和研究,通过行动和反思总结出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在深入研究“如何打造信息化的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总结并推广经验。
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创立校园网络平台,实现班班通工程。课堂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学习情境,丰富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将丰富的学习资源融入课堂之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在现代化情境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感性到理性形成技能的同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与此同时,该校还把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校本教研形式,争创特色教研团队,打造快乐高效课堂,真正提高老师的教科研水平。校本研修坚持教科研导师制,注重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开展师徒结对、导师团和同课异构、“笔墨飘香”、“我行我述”、“头脑风暴”、“模拟课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科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语文科组的省级小课题《精心设问,构建高效阅读教学课堂的策略研究》荣获2015年广东教育学会第二届科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曾庆桓副校长主持的惠州市教育科研课题《小学提问艺术的研究》、陈劲东老师主持的惠州市教育科研课题《小学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选拨和培养的研究》、李华娟主任主持的惠州市数学课题 《构建自主共同体》分别于2013、2014、2016年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并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探索实践,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黄彩华副主任主持的市级德育课题《阳光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刘军副校长主持的体育课题《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于2015年9月顺利立项。
练好教学基本功,构建高标准教师队伍
叶明才告诉记者,学校坚持落实“三个一”教师学习制度,即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学书籍,每月写一篇教研反思文章,每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大练教学基本功。
学校还大力开展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通过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科研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以骨干带全体,争当教学先进。该校黄彩华主任被评为惠城区名班主任,并于2015年成功竞选成为惠城区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刘军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曾庆桓、曾燕飞、李华娟、黄彩华、何玉云等老师成为惠州市骨干教师;黄丽珍、罗耿武、钟国相、朱庆跃、林景好、郭烈勇、李晓玉、丘淑媚等30多名老师成为惠城区骨干教师;陈敏希、黄创新、李秋月、杨丽平等40多名老师成为校级骨干教师。
学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指导青年教师钻研教材、教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业务能力;善于发现青年教师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表彰。学校把每次组织外出参观活动的机会都倾斜给青年教师。通过学习,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了较大的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陈敏希老师荣获惠城区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郭烈勇老师荣获惠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林萍的教学论文 《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的调研和分析》荣获省二等奖、市一等奖;余辉龙、古宝驱老师获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优秀论文三等奖。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该校积极组织开展岗位练兵,通过教师公开课、高效课堂展示课、多媒体制作优课、教师朗诵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等活动,教师文明竞争,积极进取。全体教师能积极撰写论文、参与案例评比。李华娟、黄彩华、林景好、郑春华、许妙婷、梁莉红等老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惠城区教学评优活动中获一等奖;在惠城区教育教学信息化暨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中,叶明才、邹海珠、张玉辉、林萍、朱庆跃、黄伟红、赖美娴等30多位老师获奖;许妙婷老师参加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荣获区三等奖;徐桦副校长参加惠城区专业能力大赛荣获二等奖;曾庆桓副校长、李华娟主任的说课比赛荣获区二等奖……
育艺术之花,展阳光气质学生风采
南雁小学素质教育的号角一直响彻校园,学校育艺术工作蒸蒸日上。为充分展示学生个性,营造向真、向善、向美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发明制作、舞蹈、器乐表演、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丰富多彩,全面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以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记者获悉,近年来该校举办了棋艺班、男女篮球队、美术组、舞蹈队、合唱队等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的参与率高,成绩显著。其中,丘淑媚老师指导的舞蹈比赛荣获惠城区二等奖;黄远红老师指导的合唱荣获惠城区二等奖;2016年10月在惠城区少先队鼓号仪仗队分列式检阅比赛一等奖,南雁小学荣获一等奖;郑曦圆、张炜亮、苟丹灵、黄炜雯、余意琳等10名学生在市英语知识竞赛中获奖,其中郑曦圆荣获惠州市一等奖;田琦老师辅导的李衍、吴俊婷等同学荣获惠城区小学生英语书法比赛一等奖;罗浩轩、吴仕林、饶建东、龙昶瑞等20多名学在全国华罗庚杯邀请赛中获奖……
构建以活动为平台的德育高地
南雁小学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学校以班主任为重要纽带,通过评教评学、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家长会、座谈会、专家专题讲座等形式,定期组织家长学习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独生子女教育、家庭教育等课程。
将养成教育贯穿始终。针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心理特征,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利用开学典礼、德育主题教育月、班队会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同时建立红领巾监督岗,抓好学生的规范管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日常的严格的规范管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学校的走廊文化、楼梯文化建设,以学校特色(图片)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剪影、富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小故事、名人画像、名言佳句、师生书画作品等为内容,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宗旨、理念、校风校训等进行整合布置,使校园的每一处景观都体现文化内涵,发挥育人功能。在楼梯、走廊墙面设置“遵德守礼”提示牌、名言警句、中华传统文化牌匾、国学经典名著、“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五心教育解读宣传、学生书画作品等,还增设了校园书架和书法练习台,让学生在会“说话”的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的熏陶和教育。
学校以“五心教育”为核心,以德育活动为载体,结合重大纪念日,认真开展洒扫应对、日行一善、美德少年评选、“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校园歌手比赛以及“向国旗敬礼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等活动;通过“六一”文艺汇演、“童心向党”歌咏比赛、“我的中国梦”诗歌创作比赛、“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诵中华经典故事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什么是中国梦;以结对帮扶的形式,组织少先队员开展保护环境、清洁卫生、助孤扶弱等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还积极探索实施“互联网+德育”工程。如建立德育网站,把德育资源以图片、视频、案例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设立不同的图片、视频、案例、教学设计等,建立德育教学资源库,使教师有案例可参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网络建立德育社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老师也可根据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辅导;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书香校园”、“德育示范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少先队红旗大队”等,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全文明校园”、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16年夺得少先队鼓号仪仗队分列式检阅比赛一等奖,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获评市、区“十佳少年”、“美德少年”、“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或在各级德育活动中获奖。
开展城乡教育联动,素质教育结硕果
为搭建城乡教育沟通的桥梁,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与研讨,提高教研水平,近年来南雁小学与矮陂镇泰安小学、三栋镇上洞小学开展城乡教育联动,进一步形成了校际研讨交流氛围,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改进,逐渐形成了特色有活力的生本课堂。近年来,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区教育系统 “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
近年来,南雁小学教学教研成果斐然: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分别荣获惠城区优秀科组;2013年丘淑媚、卢小红指导的学校舞蹈队表演《茉莉花开》荣获区舞蹈比赛三等奖;在惠城区历届教学质量抽测中该校成绩均在中上水平,2014年六年级毕业水平测试中语文成绩在惠城区名列第三;2015年荣获惠城区教学质量优秀奖;2015年黄远红老师指导的合唱比赛荣获 《惠城区“唱响鹅城 放飞梦想”》二等奖;2016年荣获广东省第四届 “中国移动杯和教育同步课堂杯”资源应用学校组织奖。
开足体育课强健学生体魄
南雁小学体育教学硕果丰盈
少年强则中国强!在全面抓好课改和教育教学创新的基础上,南雁小学从不放松体育教学。强健其体魄,野蛮其精神。近年来,南雁小学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和群体活动实现正规化、制度化,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体育科组连续多年被评为区教育局先进科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雁小学田径队参加惠城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连续八次婵连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并曾获国家、省、市各级奖励,2016年获惠州市第五届运动会青少年组一等奖。
由于群体活动开展较好,体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被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授于贯彻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被广东省体育局、教育厅评为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被惠城区人民政府授予 “惠州市第二届运动会突出贡献奖”,该校体育科组连续多年被评为区教育局先进科组。
按新课标开足体育课,加大投入改善训练场地
学校非常重视体育工作,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足体育课,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能素质评价标准》的测试及上报工作。同时要求班主任要积极配合体育科组,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运动队的集训和课外群体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南雁小学是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为了能使田径队有一个较好的训练场地,让学生们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学校花30多万元修建了标准 的 200米田径场,两个篮球场和 体 操 池 ;2004年自筹20万元将200米煤渣跑道换成了塑胶跑道。如今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能适应体育教学的要求。
加强师训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学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专职体育教师。能保质保量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和每一次活动课。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乐于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加强师训工作,每学年都在体育教师中开展基本功比赛,还组织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班,使体育教师增长知识,认清教育教学和田径训练的发展趋势,明确努力的方向。
为了鼓励体育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训练水平,学校在有限的经费里拨出专款给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从而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训练水平。
强化学生体育技能训练,重视培养田径特长生
在课堂教学中,学校重视教材基本知识的讲授和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还重视群体活动的开展,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据统计,该校85%的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另外,该校严格执行体育考试制度,按照《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能素质评价标准》评分,做好成绩登记,并把所取得成绩作为评“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王子轩实习记者李思琦
新闻推荐
为确保市民骑上舒适轻便的惠民自行车,1月1日上午,近400辆橙色新款自行车在市区下埔滨江公园入口广场集中投放,尝鲜的市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