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出优质大米摸索网络推广 惠城区横沥镇余运涛办合作社与农民一起卖米

惠州日报 2016-11-22 14:24

▲余运涛干农活。

▲余运涛选择认同他种稻理念的农户合作。

对32岁的余运涛来说,原本不需要种田的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头扎进种子、禾苗的世界,捣鼓起土地。他想让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卖个好价钱,于是搭建了一个合作社开始与农户共谋发展。今年7月,他们首次尝试摸索的第一批早稻面世,如何把优质的大米销售出去,余运涛开始从网络上下文章。

从卖农资产品到与农民一起种地

2011年之前,余运涛是普通打工者的一员。这一年,他回到家乡惠城区横沥镇,在镇上开了一家农资店,卖起了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

在与农民打交道过程中,余运涛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今年粮食不行,可能是种子纯度不够,种出来的稻谷卖不起价。

“你知道种子是怎么来的吗?”他对记者解释:每年农民播种稻谷的种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他们从农资店或其他渠道购买的种子,还有一部分是他们通过去年收割稻谷后精挑细选留下来的种子。“种子是有生命的,土地讲究休养生息,你对它悉心呵护,它才会更好地回馈你。”

余运涛从中看到了商机。他说,横沥的大米本来就很出名,经常有市区的、深圳的、东莞的客人慕名开车来这边,专门到农户家购买大米。如何种出纯度更高、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的粮食,成了他思考的方向。去年10月,他成立了惠州市粮稻水稻合作社。“经营农资这些年来,总觉得这边农户的种植水平不高,创造的经济效益也低,成立合作社希望能够为农户做些服务和引导,帮助他们。”他说。

不断摸索用网络方式推广合作社农户的大米

他通过一些渠道弄来十多二十斤纯度较高的稻种做试验。

盘整土地、播撒种子、观察禾苗、科学施肥、尽量减少打药、收割时淘汰明显矮小的稻穗……他坦言虽然离有机还是有些距离,但他给农户们灌输一个理念:用最原始的方法,不破坏禾苗,让它自然产出。为此,他还邀请相关专家来授课培训,经常下田手把手指导农户,只为从源头到收割一路上能保证产出纯度更高的粮食。

今年7月,第一批试验品“出品”。不过,早稻的口感往往没有晚稻的好,加之是试验,他用1.8元/斤的价格收购了合作农户们的稻谷,碾成米后,用3元多的价格售卖,获得的也仅仅是微利。“这才开始,我没有想到怎么赚钱,我想先在农民中推广这种种稻理念。”他满怀希望寄托在晚稻上。孰料一场台风“海马”给农作物带来了很大影响。目前,农户们的晚稻基本陆续收割完毕,质量不错但量太少。

余运涛是一名80后,习惯用网络了解外面的情况。一开始,他就想借电商推广产品,最开始想上淘宝卖米,请教他人后才知道,自己已错过了淘宝的红利期,加上大米运输成本较贵,如果包邮的话,自己几乎没有盈利。后来,他又通过微信朋友圈吆喝自己的大米,可收效甚微。现在,他开始尝试与本地自媒体公众号合作,还通过互动方式吸引网友品尝他们所种出来的黑米,他特意做了一道黑米焖鸡饭。“我们不像那些果园,既有得吃也有得玩,还很好看,通过网络一召唤,就能吸引很多城里人。”才起步一年,他觉得要慢慢来,要寻求更好的途径实现最初的梦想。

文/图 本报记者李芳娟

新闻推荐

志愿服务送温情

今日是第31个“国际志愿者日”。昨日,市妇联、惠城区妇联、桥东街道妇联联合主办“邻里守望·姐妹相助”红紫荆巾帼志愿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