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焦虑症五六年父母以为是性格孤癖

惠州日报 2016-11-23 14:23

本组图片本报采集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记者走访发现许多家长长期忽视孩子心理健康

■12~15岁是改善心理疾病最佳时间段,早发现早治疗可纠正

都说大学是最好的时光,可刚上大一的小林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小林对大学生活无所适从,心理辅导老师发现他的异常情况后,建议其父母带他去看专业的心理医生。经诊断,小林有明显的焦虑症,需药物和心理治疗。这让小林家人感到诧异: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有焦虑症了呢?实际上,小林的心理疾病来得并不突然。他的病史已有五六年,家人却一直以为他只是性格孤癖。

据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已经超过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困扰。记者采访医院、心理机构等发现,许多家长长期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等到发现时,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故事1

心情不好虐待动物,宣泄过后陷入后悔矛盾心理

小林的病情,要追溯到他的初中时代。

从初中开始,小林就经常感觉到心情郁闷,他的宣泄途径是发脾气以及虐待小动物。将家里的小狗小猫打一顿后,小林就会觉得心情好很多。过一会,他又会陷入后悔和矛盾当中:“为什么我要虐待小动物?”但过一段时间,当感觉心情烦闷时,暴力情景又再上演。家人发现小林虐待小动物后,会指责一番,于是小林便变本加厉虐待小动物。每次虐待过后,小林都在舒畅、后悔、矛盾的心理中循环往复,如此度过了好几年。

小林总是睡不着,睡眠质量很不好。由于读书注意力不够集中,成绩下降很厉害,这也让他很烦恼。今年高考,小林考上了一所普通高校,可这并不是他理想中的大学。进入大学校园后,小林发现自己无法适应高校环境,心情非常郁闷。大学的心理辅导老师发现小林的情况后,让他父母带他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做心理健康检查。医生诊断,小林有很明显的焦虑症。

通过询问,医生了解了小林的心理历程。小林的父母性格较暴躁,对小林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小林做错了事,父母就会打骂他。小林的记忆中,他从小学开始就没开心过,一直生活在一个坐立不安的环境中,每天都很彷徨,一直担心父母会不会又打骂他。从读初中开始,父母打骂他之后,他就去打同学。但同学的家长会找他算账,他就转为打小动物。因为这种不良行为和不良情绪,导致他有明显的焦虑心理。

分析

家长自身性格及教育方法对孩子影响非常大

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骆焕荣表示,小林的整个心理历程,表明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中存在问题,要特别注意。家长自身性格对孩子影响非常大。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来解决。早点发现问题,就能避免情况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故事2

到新学校后心情低落坚决要退学

13岁的雨儿从小生活在惠州市一个偏僻小山村里,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她由爷爷奶奶带大。雨儿之前在镇上学校念小学,学校、家,雨儿的生活基本就是两点一线。除了几个比较好的小伙伴,她与外界再无更多接触和交流。

雨儿现在县城上初中。学校距离她家很远,想要回家一趟不容易。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人,雨儿内心很痛苦,常常心情低落、想哭,她不敢与新同学说话,她不想读书……种种情绪让她吃不下睡不着。雨儿明显的焦虑被老师察觉到了,一番交谈下来,雨儿态度坚决:“我要退学,我要回家。”说出这句话时,雨儿上学才不到半个月。老师将情况告知雨儿父母,建议带雨儿去医院做心理评估。目前,雨儿只能暂时休学,接受心理治疗。

分析

不少农村学生离开熟悉环境会有分离焦虑

“农村基本上每年每个学校都会碰到部分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骆焕荣说,许多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因家庭、经济各方面原因,与老一辈生活在一起。他们有着善良、淳朴的品质,交际、生活模式、生活环境都相对封闭,生活在原来的圈子时好好的,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就会产生强烈的分离感,从而出现分离焦虑。家长要早发现早引导,消除孩子的焦虑感。

故事3

孩子爱宅家,家长察觉不对劲却不愿面对

在母亲眼中,彬彬从小就挺乖的,学习成绩好。上初中那会儿,只要不上学,彬彬永远都是宅在家里玩游戏,几乎从不跟别人出去玩。父母认为,虽然彬彬对游戏很沉迷,但学习成绩好,还算是个好孩子。可彬彬一直这样宅,母亲开始有点担心:“儿子那么内向,难不成有什么问题?”母亲不愿多想,更不愿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就这样宅了几年后,彬彬考上了大学。父母以为他上了大学,会活泼开朗一些,但事与愿违。彬彬大学毕业后,几乎每天都呆在家里,不上班、不交际、不与人沟通。这时候,父母才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把彬彬带到医院做检查。经医生诊断,彬彬患有抑郁症。对于彬彬的心理疾病,专业人士坦言很难挽救。

分析

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心理问题,延误了治疗时机

记者从市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在心理疾病的认识上,很多家长不能正确对待。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心理疾病就耽误在家长手里,延误了治疗时机。从门诊看,有85%家长说不清其子女是从什么时候表现不正常的,只能以“很长时间”或“不知不觉”来回答。等到孩子的疾病发展到不能自制,失去理智,对家庭和社会发生危害时,才去看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有30%左右的家长是带孩子看其他科时才被指点去看精神科。

抑郁呈低龄化,一些小学生也出现抑郁倾向

据了解,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出。以往初中开始才会出现抑郁症倾向,如今连小学生也出现一些抑郁症状。

在惠州市一所小学教书的80后阿平,从教几年来,发现过不少存在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其中有个叫小涛(化名)的男孩给她印象深刻。小涛是被收养的,养父老家在省外一个山村,养父患有残疾,未婚,从小养父就不怎么理他。此前,养父在惠州市乡村一家工厂上班,有时候,小涛和养父就睡在工厂里。小涛刚来惠州上学时,阿平就感觉小涛性格比较怪,不爱说话,不爱跟人接触。行为也很古怪,上课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趴在地上。后来,小涛还逃学了三四天,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儿。

阿平和几个老师一起去小涛家家访,劝他还是暂时休学回家,由家长多照看,以免发生危险。但养父对小涛爱理不理,对他的心理问题也好像不当一回事。“其实,孩子心理问题的出现很大部分都是由家庭因素引起的。我们不是专业心理老师,很难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阿平说。

孩子心理问题大多由老师先发现再告知家长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它将超过癌症,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疾患。

有统计数据显示,患心理障碍的患者中有41%为在校学生。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多是由老师发现后告知家长的,许多家长对于孩子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甚至一无所知。

市民小慧是惠州市一名中职学校老师,她说孩子的心理健康确实容易被父母忽视。例如,有一位女学生平时特立独行,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便是下课或在宿舍,也不跟其他同学接触。有一天,小慧想找这名女学生,班上竟没有一个同学知道她的手机号码。唯有一名同学有她的QQ号,但一般发信息后,要第二天才能收到回复。而这一切,她的家人完全不了解,也从未关心过她在学校的生活。

记者对多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家长过多地关注物质,忽视了孩子心理方面的需求,这也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市民张女士最近特别忧虑,频频打电话给孩子的班主任了解情况。张女士说,家里是做生意的,平时忙着挣钱,给儿子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她搞不懂的是,儿子总躲着他们,在家常常默不作声,也没什么朋友。“我们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跟他沟通。”

心理咨询师

孩子超过3个月有不正常表现,家长应重视

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宋华分析,青少年抑郁源于多种因素作用。首先是家族遗传。母亲在孕期及产前抑郁有可能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我们接触过一些孩子是天生就有抑郁心理的。”其次是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倾向于负面,孩子的心理和情绪也会趋于负面。最后是孩子的个体差异。孩子自身的脾性也是是否会出现抑郁心理的主要因素。

如何才能避免孩子出现抑郁心理呢?蔡宋华说,妈妈在孕期就要做好胎教了,保持身心愉悦,为孩子的“快乐基因”做准备。家庭要保持良好氛围,家庭成员间不要互相讲坏话、争吵。家庭和学校都要重视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孩子自身建立良好的心理调整能力。

蔡宋华说,当家长发现孩子情绪低落、对事物不感兴趣、沉迷于手机游戏、喜欢宅在家里等情况,就可窥见一些不正常的苗头了。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就要引起充分重视。“12~15岁是改善心理疾病的最佳时间段。早发现、早干预、早训练治疗,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得到纠正的。错过了这个时间,心理层面的惰性就很难挽救。”

相关链接

青少年常见3个心理问题

一、学习压力

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升学、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等)时更为集中和突出。

二、心理障碍

恐怖症:见到异性表情不自然、感到脸红、怕跟人目光对视或怕被别人目光注视,于是避开他人,影响和别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

抑郁症:表现为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了、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

三、人际交往压力

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慢慢地与人生疏,不善人际交往,到最后发展成抑郁症。 (综 合)

本组文字(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统筹 本报记者陈春惠

新闻推荐

确保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圆满举行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邱若蓉)昨日下午,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召开。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