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在一天就照顾她一天 梁超发悉心照顾植物人妻子3年,不离不弃
梁超发每天都要为妻子清洁身体,为她用热水泡脚、按摩,还给她读书。
尽管生活拮据,但梁超发仍收留照顾流浪狗。
“你醒来吧,醒来我带你去西安,去看兵马俑,你不是很想去的吗?”靠在轮椅边,梁超发一边给妻子梳头一边温柔地说。“昏睡”中的妻子董玉丽眼角流下了几滴泪。“她肯定听得见,只是还需要时间。”梁超发叹了口气,笑了。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现实生活中这对夫妻,在困顿之时,仍能续写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佳话。“这些年他们过得太不容易了,作为男人,我打心底佩服他、尊敬他,真的。”说起老乡梁超发,惠州市惠豫青年综合服务中心、惠豫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贾中原赞不绝口。
突如其来的变故
骑三轮车出车祸,她摔在地上成了植物人
2002年,家住河南省息县小茴店镇刘大庄的梁超发、董玉丽夫妇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千里迢迢来到惠州谋生。在同乡介绍下,两人很快找到了工作。虽然工作辛苦,收入也不算太高,但相比家乡的贫困,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经过10多年打拼,日子眼看一天天好起来。
然而,201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个平静的家。
董玉丽骑着三轮车拉着工具准备开工,在每天都必经的下坡路上,她万万没想到刹车坏了。为了避开行人,她撞向了护栏,巨大的冲击使她重重摔在地上,飞起的三轮车滚下来砸向了她的头部。董玉丽被送到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她的脑部严重出血,经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成了植物人。
对与其相依为命的梁超发来说,妻子的意外如同一颗子弹,正中要害。还没反应过来的他完全没想到,接下来他将要面对的是这样一场严酷的考验。
困顿中男人的挣扎
过年只能吃自种生辣椒,连米都买不起
“旺旺旺……”“笨蛋别叫!请进,请进,你们别怕,它不咬人!”梁超发吆喝着,“笨蛋”是他收留的流浪狗,上几个月跑到他们家就不愿意出去,他只能一直养着。
今年8月中旬,记者第一次在惠城区一间工棚里见到了梁超发和董玉丽。在这间2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所有家当一目了然:一个破旧的小冰箱、一个简单的灶台、几把破旧的椅子、挂在绳子上的几件衣服……与这些破旧家当相比,惟独董玉丽的床显得讲究。干净的床单被套铺得整整齐齐,长期卧床的她也没一点味儿。
这边刚下班回来的梁超发有条不紊地给妻子做营养餐,那边董玉丽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眼睛无神地睁着。因为和董玉丽单位协商出现问题,妻子后续的医药费一直没着落。妻子入院一年后,梁超发欠下近10万元债务。这笔钱对于每个月只有不到2000元收入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怎么办?怎么办?”生活的现实让这个男人脑子里只剩下这几个字。实在付不起医药费的梁超发,无奈把妻子接回家照顾。
然而,经济上的负担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依然存在。“每个月要带她到医院去换一次胃管,这跑一趟找车要钱、管子要钱、加上消炎药和平时需要的尿布等,至少要800元左右。”梁超发说,妻子出事头两年是他最难熬的时候,除了护理妻子需要钱,还有两个正在念大学的孩子读书也要用钱。虽然孩子懂事,平时会自己打工赚钱,在学校也省吃俭用,但他们的学费、生活费,梁超发还是得负担一部分。这一笔笔琐碎的开销让这个丈夫、父亲变得手足无措。
“今年过年,手头紧得只能吃自己种的生辣椒,连下锅的米都买不起。”他闷着头说,小儿子的女朋友知道他有个植物人妈妈,跟他吹了,儿子很长一段时间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生活的窘迫让梁超发冒出 “不如死了算了”的念头,还好贾中原在慰问时发现得早,及时拦住了。
磨难中的悉心照顾
每两小时翻一次身,每天喂四五顿营养餐
不久前一个傍晚,记者再次来到梁超发家。他刚给妻子擦完身,正准备给她清洗气切套管。
“你看,是谁来看你了?”梁超发欢喜地附在妻子耳边说。“这是辅助她呼吸的医疗器械,每当咳痰,遇到痰痂阻塞套管时,就要清洗,每天至少4次。”他熟练地清洗干净,然后利索地转身到灶台边,用电热棒烧上了水。
微弱灯光下,董玉丽的皮肤显得光滑,似乎没有因为常年沉睡卧床而受到影响。
一旁的水烧得差不多了,梁超发用手试了试温度,拎起了这桶温水轻轻地放到妻子的脚下,小心翼翼地抬起妻子的腿,放入温水中。“给她活活血,每天躺着,要是不给她泡泡热水、按摩腿脚,肌肉萎缩得快。”梁超发说,照顾瘫痪的病人有很多讲究,不但每隔两个小时帮忙翻一次身,吃东西也要比普通人精细。按照医生叮嘱,梁超发很注意营养搭配,每天坚持给妻子喂四五顿营养餐或水果。“吃完东西还得给她清理口腔。”他用棉纸包裹住镊子,折好边角,卷上几圈,小心翼翼地给妻子清理口腔。“有次女儿在家,我刚好要上班,就让她给清理了一次,结果弄得满嘴血。”梁超发心疼,害怕再一次弄伤妻子,大多时候还是亲力亲为。
这几年下来,梁超发因为照顾妻子瘦了近40斤。他说,也因为照顾妻子需要大量时间,没太多空闲胡思乱想,慢慢开始在无奈中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微弱希望的坚持
妻子能醒过来,是他对未来生活的惟一盼头
“你醒来吧,醒来我带你去西安,去看兵马俑,你不是很想去的吗?”梁超发一边给董玉丽梳头,一边给她说话。每次干完活,他都要坐下来和妻子说会儿话。
曾经董玉丽向梁超发提起想到西安走走,但当时因为供孩子上学,夫妻俩一直没去成。梁超发一直把这事惦记于心。“她想到西安走走,我就找了些有关这座城市历史的书,读给她听。”在床边,梁超发放了一摞厚厚的书。“她听得见,只是说不出话来而已。”梁超发坚信,他读的一字一句,董玉丽都能够听见。
“她父母去得早,她很小就出来干活了,跟着我也没过几天好日子。现在孩子们准备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了,本来可以享享清福,又摔成这样……”梁超发有些哽咽,“她比刚开始好多了,能睁开眼睛,手脚还可以稍微活动一下。”这让他稍感欣慰。
“现在就盼着她能醒过来,哪怕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但只要渴了饿了能喊我一声就行。”孩子也大了,基本不用他管,这是如今梁超发对未来生活的惟一盼头。带着这点希望,他在等:“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到时我就带着她回老家,过回以前养猪种地的小日子。”
苦难的生活,让今年52岁的梁超发对于婚姻的理解比别人更透彻。在他看来,无论日子好坏,都要继续下去。“只要我在一天,我就要照顾她一天。”如今,他仍带着期盼,一边打工维持生活,一边精打细算省下每一分钱,等攒够钱就带妻子去做颅骨修补手术,等待奇迹的出现。
记者手记
他们期盼医疗救助
比起鲜花钻戒,梁超发的不离不弃在爱情面前更显珍贵。如果问他什么是爱情,他不一定能回答上来,但这个在外人看来老实巴交的大叔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男人、一个丈夫在婚姻里的责任。
尽管不幸和磨难让他每天的生活充满煎熬,但他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灰暗。他用善良、淳朴迎接着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物。梁超发收留的小狗产下了一窝狗崽,细心的他用大脸盆给小狗一家搭了个窝。生活如此艰难的他,依然选择要照顾它们。他总是笑笑说,小狗怎么说也是生命,挺有灵性的,若流浪在外,很容易遭遇不幸。
作为旁观者,我们被梁超发的善良、淳朴和有责任心的品质所感动。但心存善意并解决不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国家能早日将植物人等重大伤残纳入医疗救助范畴;政府、社会能建立专门的福利医院等救治、护理机构,给予他们更多帮助与关怀,让病人家庭早日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费 燕 陈 澄 统筹 本报记者费 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谢菁菁郑国瑞)日前,区残联举办2016年惠城区残疾人自主创业培训班,各镇(街道)有创业要求和创业条件的31名残疾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