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自行车公交的路有多长? 惠州市已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187个,投放自行车6300多辆
目前惠州市已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共187个,有50个正在建设中。
有了惠民自行车,市民出行更方便了。
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形势下,低碳、便捷的公共自行车出行成为一大潮流。时下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出现的网约自行车,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惠州市在数年前就开始建设自行车公交,到目前发展情况怎样了?传统的租赁方式能否向移动管理手段升级?自行车能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吗?就上述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采访。
进展
惠城中心区及仲恺惠阳都建有公共自行车站点
近期,一种新鲜的公共自行车几乎同时亮相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街头,迅速引起了人们关注。这种名叫“摩拜单车”的自行车,有着鲜艳橙色的独特外观,颇受年轻群体的欢迎。
以自行车作为市民出行的一种方式,其实算不上什么新奇事。早在10年前,北京就开始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后来武汉、杭州、上海等多个大中城市相继跟进,自行车公交蔚然兴起,成为一股潮流。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一大顽疾。自行车不仅对道路空间占用少,使用过程中还不需要消耗能源,也不会排放污染物,因此各地政府对此积极提倡并大力扶持,希望藉此化解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
2012年,惠州市开始启动“惠民自行车”建设工程,采取企业投资建设与负责管理运营,政府给予一定补助的方式,首批在惠城中心区建设了100个站点,为市民短途出行与绿道骑行休闲提供便利。
“目前,我们已建成的站点共187个,有50个正在建设中,还有50个已规划好位置,正做前期准备工作。全市已经投放使用的自行车达到6300多辆,其中惠城中心区5000辆、仲恺600多辆、惠阳约700辆。”广东惠民系统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静介绍。
便利
有人用公共自行车短途办事,有人骑车休闲健身
自行车轻便小巧,在狭窄弯曲的小巷子、高低不平的地方都能通行,而且操作简单老少皆宜,颇受市民欢迎。惠州市惠民自行车建成启用后,为市民带来了切实的便利。
公交车、出租车往往要花时间等,坐上了也进不了小巷里边,路上还容易被堵,走路的话速度太慢。短途出行办事,自行车就成了人们理想的选择。
家住东平荷兰水乡小区的王女士,就是惠民自行车的铁杆粉丝。自从小区建了公共自行车站点后,平常去市场买菜、到银行网点取钱、去附近办事,只要不下雨,她一般都骑车去。
江畔花园小区的住户林先生,则把公共自行车当成了运动休闲的好伙伴。他家楼下就是风景秀丽的东江绿道,小区边上正好有自行车站点,所以他每天吃完饭出来休息,就会骑上自行车踩两趟,一边看风景一边锻炼身体。
来自湖南省常德市的外贸公司职员小黄,则更看重惠民自行车超长时间的免费制度,“按照规定每次使用超过4小时才收费,这对我们打工族来说非常好。”
不足
市区新发展片区及一些县区还未覆盖,自行车路网配套不完善
骑公共自行车出行方便实用,还有一些市民却享受不到这种便利。“可惜我们县城里没有!”博罗县罗阳镇居民廖爱民认为,相比市中心,县区的公交车和的士要少得多,更需要公共自行车服务这种方式来补充,他期盼县区也能尽快开通公共自行车。
“我就住在市区江北,家附近也没有公共自行车站点。”网友“双鱼”住三环北路海伦堡小区,小区周边没有公共自行车站点,坐公交车、的士也不方便,如今周边已有好几个小区,居民越来越多了,他迫切希望有公共自行车这样的配套设施。
对此,广东惠民系统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回应说,惠州市的公共自行车网络确实有待完善,目前其他县区只有仲恺和惠阳有,仲恺有30个站点,惠阳区37个站点,其他县区则还没有。惠城区范围内,三环北路、金榜路、南部新城、文头岭等新发展片区,也还没有覆盖到。
有了站点和车辆,还得有通畅的路网配套,才能真正发挥出自行车公交的独特作用,而这个环节目前也是一块短板。虽然近年来交警想方设法优化市区路网空间,增设了自行车道,但还是达不到可以舒适、放心骑行的要求。
该公司运营部负责人古慧群说,一些实在狭窄、车流又大的路段,比如麦地、南坛、水门路一带,以前设了的自行车道都不得不又取消了。自行车与机动车挨得太近,甚至抢道混行的话很不安全,这也是影响惠民自行车使用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难题
后续建设资金缺乏,施工环节沟通协调难
对于市民期盼扩建公共自行车网络的呼声,该公司回应称,他们也想站点越多越好,分布范围越广越好,但一些现实困难阻碍了这个目标的实现。
“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资金缺乏,二是施工协调难。”张静告诉记者,惠民自行车刚启动时,设想市中心要投放10000辆的,而目前只达到一半。惠城区今年计划新建50个站点,选址4月份已经公示了,到现在还没能动工建设。
据了解,惠州市惠民自行车工程基础设施由企业投资兴建,政府补贴一部分运营费用。此前按协议每年补助250万元,该公司表示这笔钱连成本都难维持。
“租赁费这一块,外地一般是一小时内免费,可依赖使用费弥补一部分开支。而惠州市的做法是免费长达4小时,基本上收不到钱。”张静说,他们也想通过缩短免费时长,减轻一部分成本压力,但估计市民不乐意。而自行车公交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普惠性、公益性是其本质属性,所以根本上还得依靠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设施施工环节也遭遇不少麻烦,新建站点涉及到路面占用、开挖、管线迁移等诸多事务,需要找多方沟通协调。“尤其是站点的用电问题,需要从边上的单位、档口、小区等接电。有些单位不愿意配合,我们也没法强制,只能反复求人。”古慧群说。
探索
借鉴“摩拜单车”做法,尝试网络化管理手段
惠州市惠民自行车现行的运营模式是:在道路上设置固定站点,每个站点存放一定车辆。市民如要租车,得先办一张惠民卡,交200元押金和100元预存的使用费。这种方式,一些市民觉得仍不够理想。比如一定要走到某个站点才能拿到车,骑行到目的地之后又得找站点停车。
“这方面摩拜单车就做得更好:人家是随停随放,只要是交警允许的地方,在哪用完就可以停在哪。车辆用卫星定位,找车时用手机一搜找到最近的车,扫一下二维码就能解锁骑走。”在广州体验过摩拜单车的小陈认为,惠州市的惠民自行车应向摩拜单车学习。
“摩拜单车的动态,我们也在密切关注,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古慧群说,惠民自行车也在探索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手段,推出微信办卡、充值,在网上编制站点图表等等,以求给市民更便利的服务。
至于摩拜单车随停随放的做法,虽然方便但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比如乱停乱放、车辆丢失,或者被锁进小区、单位院子,别人想用取不到车,没法有序规范管理。“毕竟是新事物,还需要改进完善,所以我们也得边借鉴边观察,不能一股脑照搬。”
规划
未来5年着力发展慢行系统,公共自行车充当重要角色
今年8月,《惠州市惠城中心区慢行系统专项规划(草案)》的发布,这意味着公共自行车在惠州市公交系统中,有了更明确的定位、更重要的地位。
由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编制的该《规划》提出,为改善惠城中心区的交通环境,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缓解道路拥堵,惠州市在未来5年内要着力发展慢行系统,其中自行车公交就是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建设交通慢行系统的要求,一方面,市区将继续扩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在商务区、行政区、居住区、西湖景区和东江绿道沿线新增设130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另一方面对道路空间进行优化,建成一个连续的、完整的、通畅的慢行通道网络。
《规划》还提出,以后在地块开发审批过程中,把配建自行车停车场作为必要内容。在汽车站、城轨站、火车站等公交站场设置自行车换乘枢纽,形成紧密衔接。自行车免费换乘,在停车场免费停放。
“要是自行车网络真能做到所设想的那么好,那我会选择尽量不开私家车,骑自行车出行多好,不用花钱还能顺便锻炼身体。”市民林先生对惠州市交通慢行系统的建设满怀期待。
文/图 本报记者罗孝宗 李芳娟 统筹 本报记者罗孝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剑辉通讯员邱悦)昨日下午,全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在省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随即召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