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玉雕师广州获金奖 翁桂朋精心钻研玉雕27年,在艺术表现上不断寻求突破

惠州日报 2016-10-29 14:52

翁桂朋正在进行玉雕创作。

▲获奖作品 《东方三圣》套件之三。

▲获奖作品《自在观音》。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广州精品工艺美术评比展上,翁桂朋的3件玉雕作品分别获得金、银、铜奖。翁桂朋是惠东多祝人,27年前,小学尚未毕业的他到深圳,跟随南派玉雕领军人物、广州玉雕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兆华学习玉雕。在师傅教导下,他在技艺上精益求精,在玉雕艺术表现上不断寻求突破,在珠三角玉雕界已小有名气。

精雕细刻,雕出一两毫米镂空花蕊

第十二届广州精品工艺美术评比展刚结束,翁桂朋就赶回老家多祝。“出去闯荡了27年,准备回家开玉雕工作室。”这次回来,翁桂朋还有别的打算,“父母都80多岁了,体弱多病,我们一家人回来,可以让老人在老家颐养天年。”

在这次展会上,翁桂朋的玉雕作品 《东方三圣》、《竹林观音》、《自在观音》分别获得了金奖、银奖和铜奖。其中,《东方三圣》是一套三件的摆件,他用一块翡翠分别雕刻了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3个雕像。丝丝头发、细小螺髻,都清晰可见。他还运用了镂空雕,雕出一两毫米长的花蕊头。

铜奖作品《自在观音》在设计和雕刻上很巧妙。在一块大部分是黄色的翡翠原石中,翁桂朋将黄色部分设计成背景,白色部分设计成一个坐着的观音以及荷花、波浪等。荷花上还镂空雕出了两颗小水珠。荷花下方,一颗小水珠刚落入水面,周围泛起了水纹。

此前,翁桂朋还有不少作品获奖。记者看到,在第九届广州市工艺美术精品评比中获得金奖的翡翠玉雕 《春意》,一个长发女子右下方镂空的几枝梅花,栩栩如生,令人喜爱。

经姐姐介绍与高兆华结下师徒缘分

翁桂朋看起来很朴实,但只要说起玉雕,他就两眼放光,话也多了起来。

“我小时候性格比较内向,很安静。”出生于1973年的翁桂朋,老家在多祝镇三顺村。小时候,他就对石头产生了兴趣,经常跑到山里去捡各种奇奇怪怪的石头回来。一个惠东山里娃,怎么会和南派玉雕领军人物高兆华结下师徒缘分?这要从27年前说起。

“我是在1989年10月1日拜师学玉雕的。”翁桂朋说,这多亏了姐姐的牵线搭桥。那时,翁桂朋的姐姐在深圳龙岗一家电子厂打工,隔壁是一间玉雕厂,当时高兆华在那里工作。姐姐认为,学好玉雕有前途,于是在她的介绍下,翁桂朋成了高兆华的徒弟。

最开始,他照着师傅的设计图给翡翠原石切割打胚,这打胚一打就是两年半。“打胚很重要,可以培养三维立体感。开始总是达不到师傅的要求,但师傅从不骂我,而是耐心地教我。”翁桂朋说,那时很辛苦,抱着20多公斤重的翡翠原石打胚是常有的事。打好了基础,技艺突飞猛进。当学徒3年后,他学会了难度更大的摆件雕刻。

苦练技艺,看书参观汲取艺术养料

后来,高兆华离开深圳到广州开个人玉雕工作室,翁桂朋跟随师傅到了广州。“最初我对玉石毫不了解,不能因材施艺。”翁桂朋说,开始只能根据师傅的设计完成简单的立体造型。但他没有满足于此,决心学精玉雕技艺。在师傅的工作室里,他常常废寝忘食地雕刻。“一刀不到位就第二刀,一遍一遍地反复练。”

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好的玉雕工匠,受师傅影响,他立下了成为玉雕大师的理想。他常常到图书馆借阅美术、历史、文化、宗教等书籍,增加文化底蕴。他自学绘画,练习白描和设计图。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参观各类美术馆、画廊和工艺品作坊、商店,从中汲取艺术养料,开拓视野。

“玉雕设计要以料取材,以形就形。”拿到翡翠原石时,翁桂朋常常对着玉石反复观看,辨认其不同的材料属性、颜色、形状。再根据玉料的颜色、块度、纹理和形状,反复揣摩进行题材设计。有时候,一拿到石头,灵感就立马涌现;但有时候,拿到一块翡翠原石,反复观看几年,才能决定主题。

独自闯荡,在珠三角玉雕界已小有名气

翁桂朋在师傅工作室一待就是10年。在29岁那年,他决定要出去闯一闯,开一间个人玉雕工作室。“师傅很支持!”那一年,翁桂朋来到四会的玉器市场,开了属于自己的玉雕工作室,一切从零开始。没有资金,他靠来料加工赚钱。因为雕工出色,又有艺术表现力,他的生意越来越好。3年后,为了有更好的发展,他把工作室搬到了佛山平洲,逐渐名声传开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开始了翡翠原石创作。他的玉雕作品,常常是一上柜台就被买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翁桂朋说,玉雕师要根据每块玉料独有的特点进行设计创作,将一块玉料上的不同颜色雕刻成适合它的图案,这样才能赋予玉石生命之美。“我擅长雕刻大摆件,特别是人物造型的摆件。因为雕琢人物,能把人的喜怒哀乐表现在玉石上,从中也能体会到人在生活中的坎坷和幸福。”

2013年,翁桂朋开始参加一些比赛,并屡屡获奖。曾经的农村山里娃,在珠三角玉雕界已小有名气。文/图 本报记者方莲花

新闻推荐

欢庆盘王节

盘王节,是瑶族的传统节日。昨日,惠东县白盆珠镇横江村山瑶脆柑果场里热闹非凡,27名来自云南的瑶族同胞与当地群众一起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