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产青橄榄您尝过吗 惠城区龙丰共联村有片橄榄园,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惠报电商助力销售鲜橄榄

惠州日报 2016-09-02 16:06

▲挂满果实的橄榄树郁郁葱葱。

▲刚采摘下的青橄榄格外新鲜。

“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北宋诗人王禹偁曾在《橄榄》一诗中诉说了橄榄的青涩与回甘。吃多了市场上经过腌制的各种橄榄,您未必了解,眼下正是吃青橄榄的好季节。

惠城区龙丰街道共联村沙子坝村民小组,刘汉勇的生态农庄隐藏在绿树婆娑的山中,满眼翠绿,鱼塘连片。路旁一棵棵有碗口粗的橄榄树上挂满了青绿或微黄的果实,让人看着就生津。近日,致力于推送生态绿色产品的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惠报电商平台,主动联系上刘汉勇,希望利用平台优势,把深山佳果带到市民身边。

不求高产量更看重果实健康

走进刘汉勇的生态农庄,橄榄树举目皆是。沿着路边看去,低山坡地、鱼塘边、小道旁,到处都能看到橄榄树的倩影。一直坚持自然农法种植的刘汉勇笑着说,他这1000多棵橄榄树如同乡村姑娘,淡雅、纯朴。

“新鲜的橄榄是青绿的,熟透之后会带点微黄,因而橄榄又叫青果,或是青子,有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的功效。”祖籍潮汕的刘汉勇说,在家乡青橄榄是每家每户都会准备的食材,不但可以嚼新鲜的,还可以用来煲汤或泡在蜂蜜里,老少皆宜。

因为不想破坏橄榄树自然生长的法则,刘汉勇没有为了增产进行矮化,也从不打药、施肥。2002年种下的橄榄树苗如今已长到近3米高,树干有碗口粗。记者站在树下抬头望去,繁茂的树叶都遮不住抱团蹿出枝丫外的橄榄果实,枝丫已被压弯,满树的橄榄垂坠着随风轻摆。树下,刘汉勇养起了走地鸡,鸡屎成了最自然的肥料。

“像这样一棵树能产几百斤的橄榄。”刘汉勇满足地说,他并不希望有过高的产量,他更看重果实吃起来是否健康。“这就是我小时候吃的味道,特别甘甜。”他顺手摘下一颗橄榄塞进嘴里笑着说,别看它样子不如市场的好看,但绝对吃着放心。

从不打药,到过年前都有得采摘

橄榄树每年五六月份开始挂果,8月份开始成熟。刘汉勇说,因为从不打药,所以成熟的果子也不容易脱落,陆陆续续到过年前都有得采。

“之前主要以养猪为主,每年青橄榄成熟后,基本都是亲戚朋友过来采摘,没有外销。”他说,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为保护环境这里被划入禁养区,于是决定将原址改造成一个亲近自然山水、享受悠闲生活的去处。而传递生态环保的绿色养殖观念是他实践规划的其中一步。但因为一直没走以经营为主的路,再加上大部分当地人对青橄榄并不了解,这也不是市场上热销水果,如何让“深山姑娘”走出大山,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几年前,我们到共联村走访过,发现这里的水质、土壤都特别好,印象很深。”惠报电商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不久,在与刘汉勇接触时,发现他追求自然种植的观念与惠报电商平台致力于为市民推送生态绿色产品的理念不谋而合,便决定利用平台优势为种植户打开销售渠道。同时也力求通过产品将天然、健康的饮食观念传递出去,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品尝到来自深山的天然美味。

“提到青橄榄,大部分人会想到潮汕地区,但很少人知道惠州本地也有人在种植。”该负责人还表示,除了解决销路,也希望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帮助农户打造出惠州当地特色的优质产品。

文/图 本报记者费 燕

新闻推荐

董筱兰黄元盛候选“中国好人” 市民可登录中国文明网投票评议

本报讯(记者龚妍通讯员谭芸)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16年9月网络评议日前正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