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可建“国家岭南药用植物园” 与会专家学者在主题报告中为中医药发展出谋献策
听众拍摄专家学者报告课件。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在昨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吕爱平,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哈木拉提·吾甫尔,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庾石山,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段金廒,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陈士林等专家、学者先后围绕 “疾病诊断和证候分类:整合以及未来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维吾尔医学现代化与国际化”等作主题报告。
罗浮山适合建设植物研究基地
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哈木拉提·吾甫尔指出,维吾尔医药学在东西方医学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中医学、维吾尔医学等传统医学在内的祖国“大中医”,借助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走向国际,重新引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医学的研究、应用及其发展,将成为重要的科学问题和现实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在报告中指出,罗浮山自然资源丰富,适合建设植物研究基地,该研究所已计划在罗浮山设立药用植物园。经过前期考察,研究所希望与惠州合作将该植物园升格为 “国家岭南药用植物园”。
“罗浮山地域非常好,是珠三角地区很好的医养结合基地。”孙晓波介绍,植物园建好后可以纳入国家药用植物健康体系,未来不仅可以保护物种,还可以形成集资源利用、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以及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医养结合健康产业园。
孙晓波认为,目前中医药迎来大好发展时机,把中药资源上升到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是大力发展中药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健康产业的发展也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中草药蕴藏大量鲜为人知的微量新型化合物
“自上世纪以来,我国对中药药效的常量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这些常量成分并不能完全代表中草药的传统功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庾石山说,相反,中草药中藏着大量鲜为人知的微量新型化合物,它们不但具有极其特殊的结构,而且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只有将其微量成分搞清楚后,才能全面揭示中药的有效性。
庾石山认为,微量成分结构新颖、功能独特,为创新药物研究提供新的源头;为新靶标的发现或化学生物学研究提供新型的探针。“有可能使我国成为引领国际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新亮点。”
中药资源应循环利用并进行价值创新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段金廒说,近年来,我国以消耗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为特征的资源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然而,大多仍属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和大量废弃的传统落后生产方式,并由此导致药材原料的需求不断扩大,依赖于自然生态提供的天然药物资源濒于枯竭,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如何使中医药资源实现循环利用与价值创新?段金廒指出,在中药资源开放利用过程中,应在循环经济理念的引导下,围绕中药资源产业化全过程产生的非药用部位、不同类型的副产物等开展基础性工作与再生利用研究。同时,应立足于资源稀缺性原则,寻找发现或人工生产可代替性资源,保护珍稀濒危品种及自然资源;立足于资源多宜性原则,通过系统性和精细化开发利用,实现资源价值增值和价值补偿,提升资源利用率;立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循环利用。
传统鉴定不能满足安全用药需求
传统中药应用历史悠久,但是长期以来,对传统药物基因资源的认知和了解十分薄弱。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陈士林及其研究组提出了本草基因组学概念,研究中药及其对人体作用。通过本草基因组学的研究,让中药的研究跨出了一大步。
“我国中药材有一万多种,鉴定很困难,很多药材都不是药典规定的,更难辨认。”陈士林说,“传统的鉴定不能满足安全用药的需求。”于是,陈士林等人在基因水平上寻求突破,并提出了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的构想,而且鉴定的准确度达到92%。目前,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草药DNA条形码数据库和鉴定平台,并纳入到《中国药典》新的指导原则中。
统筹 本报记者张 斐
采写 本报记者张 斐 邱若蓉李燕文
新闻推荐
仲裁裁决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惠州仲裁委就市民关注的仲裁法律知识进行解答
随着全国仲裁“两化”(案件受理多样化、纠纷处理多元化)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惠州市的社会仲裁意识和仲裁公信力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