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酿千年 醉美是西湖 惠州西湖已有1600多年历史,历代修建提升景观质量和文化品位

惠州日报 2016-09-28 15:26

航拍的惠州西湖美景。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编者按:被誉为一代通儒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在游览惠州西湖接受《惠州日报》记者专访时,细说惠州缘分,并欣然题写“惠州之美不减杭州”,赠送惠州市民。

五湖潋滟相连,山色如黛,鹭鸟齐鸣,城湖一色,构成惠州西湖迷人风采。作为惠州的“母亲湖”,西湖滋养着周边百姓,度过了千年的农耕岁月。历代精英或居西湖,题咏西湖山水;或任职为官,保护和营建西湖;或讲学论教,陶冶西湖民风;或潜心修炼……他们形成了惠州西湖的人文特色。

为助力西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本报今起推出文化西湖系列深度报道,深度挖掘惠州西湖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文物古迹、人文民俗、名人轶事等,进一步彰显西湖文化内涵、提升西湖文化品位、打响西湖文化品牌。敬请垂注。

古塔含情带鹭飞,可羡翩翩著羽衣。夕阳下成百上千只鸟儿飞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岸边绿树成荫……一湖山色,半城园林,“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千百年来,有“苎萝西子”美誉的惠州西湖使得惠州这座岭南名郡声名远播。

历史的轻烟拂过岭南大地,唐宋的风骨、明清的烟雨都在时光中淡去,唯有这洼水将惠州滋润得更加丰盈透澈。

■形成之初湖水面积曾达10平方公里

就西湖自然资源的规模来看,惠州西湖足以与杭州西湖媲美

惠州西湖山川秀美、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隐隐约约现于葱茏树木之中,景域妙在天成,而城中有湖、湖中有城、景城浑然一体的格局使它兼得天下大美。

春风逸荡、夏景流芳、秋艳洲渚、冬林染翠为西湖四时之妙,掩卷而思不由心生向往,好一幅山水酿成的“醉美”景色。然而,如此秀丽迷人的惠州西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惠州西湖自形成发展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民国张友仁的《惠州西湖志卷一·风景》提到,“东汉时,湖上犹有虎狼居之,无所谓湖也。东晋初,约公元318年,创龙兴寺(一说为331年创龙兴寺)”。

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形成之初,湖水面积约10平方公里,比现在大得多。林惠文在《惠州西湖自然遗产与人文简论》一文中写到,“建国前,湖水的水面除现在紧靠惠州老城区的五湖以外,还延伸至东西南三个方向,主要包括了今下角城市片区的大部分 (菱湖区),整条鳄湖、丰山路至半径(鳄湖区),今城区政府周边至挂榜山下、上排一部分延至小石壁(今红花湖,鳄湖区),龙峰整片(南湖区),今南坛、下埔整片至河南岸部分(南湖区),今桥西商业步行街(鹅湖、百官池),今西湖大酒店后区域(秀水湖)等,湖水延环整个惠州老市区”。张友仁著的《惠州西湖志》中提到,“惠州西湖的水面积为杭州西湖的两倍多。虽然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如今惠州西湖已较杭州西湖小了许多,但就西湖自然资源的规模来看,惠州西湖就足以与杭州西湖媲美”。

■极盛阶段

“五湖六桥十八景”扬名

宋明清时期,众多名家聚惠,或推广科举,兴办书院,讲学丰湖;或为官于斯,卜居湖上;或浚湖修堤,倡建亭馆,西湖的园林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极盛阶段,营建出胜景园林无数

入宋之后,“鹅城万室,错居二水之间”,惠州人口日益稠密,人们开始有目的地改造和利用西湖。

据史料记载,北宋时,州守陈偁开始经营西湖,使西湖“施于民者丰矣”。同时,他还在湖上修建亭榭,使丰湖当时被誉为“广东之胜”。

北宋绍圣元年 (公元1094年),苏东坡谪居惠州。寓惠期间,他助建西湖,足履之处,皆成为西湖重要名迹,同时留下千古传诵的诗词文赋,对后世建设西湖、弘扬惠州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宋明清时期,众多名家聚惠,他们或推广科举,兴办书院,讲学丰湖;或为官于斯,卜居湖上;或浚湖修堤,倡建亭馆,西湖的园林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极盛阶段,营建出胜景园林无数,“五湖六桥十八景”自此扬名。

山川透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惠州西湖曲折幽深的景观风格引人入胜。有趣的是,在历代名家的诗词中,总免不了将杭州西湖和惠州西湖作一个对比。清朝惠州知府吴骞有《诗西湖》诗云:“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惠是苎萝邨里质,杭教歌舞媚君王”,为惠州西湖的自然天成点赞。清杭州名士戴熙曰:“西湖各有妙,此(惠州西湖)以曲折胜”,道出了惠州西湖幽深曲折的特点。清初陈恭尹《惠州西湖歌》歌曰:“杭湖不过方十里,颖上(颖州西湖)无山空勺水,老夫未免有乡情,敢道他皆不如此,惠州城西几百峰,峰峰水上开芙蓉,鳄湖之水明如练,弱藻潜鳞皆可见;丰湖之水曲若环,扁舟一去何时还?”,一句“敢道他皆不如此”更是表达了对惠州西湖的热爱之情。

相比杭州西湖的烟波浩渺,惠州西湖山川透邃,是一个由建筑、山水、花木等有机融合的园林艺术品,浑然天成、简朴优雅,具体细看,各景观又千娇百媚、各显佳境。从地理格局来看,惠州西湖山水相依,堤桥如带将湖面分割裁剪成为五大部分(平湖、丰湖、鳄湖、菱湖、南湖),每汪湖水各具神韵,因此,惠州西湖又有“碎西湖”之称。

今天,惠州西湖这种“环山连碧,林木排青,溪桥杂沓,亭翠交映”的景况,仍然依稀可辨,五湖依旧潋滟相连,山色如黛,鹭鸟齐鸣,城湖一色。

■创5A进行时

大手笔投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

近年来,惠州市着力从生态保护、水质治理、环境美化、古迹恢复、文脉延续等多方面提升西湖的景观质量和文化品位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于1954年开始对西湖进行整治和建设,造林绿化,以湖养湖,以园养园,修葺保护旧景点、古名迹。之后,开辟红花湖、高榜山,恢复菱湖、鳄湖、明月湾,建设南苑、南门、丰山、飞鹅岭、东坡园、丰渚园等景点,种植观赏树,改造林相,美化灯光夜景,使惠州西湖重获生机。

近年来,惠州市更加重视保护西湖、美化西湖,着力从生态保护、水质治理、环境美化、古迹恢复、文脉延续等多方面提升西湖的景观质量和文化品位。惠州市于2009年10月启动西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大手笔投入不断完善景区配套设施,修建了6座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购物点、星级厕所、游船码头、电瓶车站和8个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以及红花湖绿道、登山步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了挂榜阁、茶园、故乡园、三江园、丰湖书院、横槎小隐、桃梅园和红花湖南入口等景观项目,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提升景观质量和环境质量,丰富文化内涵,推进景区发展。

本报记者龚妍

新闻推荐

惠州市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培训班开班

本报讯(记者潘高耸通讯员朱晓方)惠州市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培训班日前在武汉大学开班。本次培训班由市委组织部、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