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公共服务“群众办事不出村” 惠州市下半年加快建设“一网式”网上公共服务平台
今年以来,惠州市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总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社会治理创新,各项社会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昨日,市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通报惠州市上半年社会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思路,提出惠州市将深入推进“互联网+信访”制度、“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互联网+社会工作”模式等,加快建设“一门式”县镇村公共服务中心(站)和“一网式”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群众办事不出村”。
■基层治理
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县区全覆盖
上半年,全市信访态势总体平稳向好。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解决问题是硬道理、落实责任是硬措施、提高效率是生命线”的要求,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落实领导干部信访工作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完善领导包案、接访下访等制度。
平安惠州建设稳步推进。惠州市深入开展“6+4”社会矛盾专项治理工作,实施社会矛盾化解“123”工程,化解率达84.5%;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全面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飓风2016”专项行动,全市刑事警情、刑事破案数、刑拘逮捕数、强制戒毒数均呈下降态势;深入开展“十大平安细胞”创建工作,实现“积小安为大安”的目标,全面启动“平安指数”发布工作,定期向全社会公布各县(区)、镇(街)平安状况。
创新基层治理亮点纷呈。惠州市进一步深化“法制副主任”制度,该制度已列入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在此基础上,惠州市大力推进基层法律援助,推动大型企业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应援尽援。同时,惠州市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各县(区)、镇(街)均建立公共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功能不断拓展,为群众提供零距离、全天候服务。
深入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惠州市如期完成市委政法委机构重组改革,全面铺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仲裁受理案件多样化等17项社会体制改革任务已分解落实到位。
法治惠州建设成效显著。惠州市首批地方性法规《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惠州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出台,地方立法工作实现“零的突破”。惠州市还被中宣部、司法部评为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现县(区)全覆盖。
■平安创建
探索实施“法治副厂长”制度
下半年,惠州市将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扩大人民调解组织覆盖面,着力化解一批社会矛盾。同时,加大群团组织维权工作力度,建设好市县镇企业四级维权维稳信息员、企业劳资争议调解员队伍,努力将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继续深入开展“阳光行动”“青少年社区矫正”等活动,组建并发挥青少年维权专家服务团队的作用,完善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
惠州市还将加强和改进基层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基层治理“6+3+2”专项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征地留用地历史遗留问题治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完善信访隐患排查研判机制,严格落实镇(街)、村(居)每天一排查制度。同时,深入开展城乡基层文明创建,组织开展重点社会组织专项治理。
在平安创建方面,惠州市将围绕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三连冠”目标,深入推进“十大平安细胞”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重点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社会反映强烈的严重暴力犯罪等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制定实施法治惠州建设第二个五年规划,加快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基地建设。深化“法制副主任”制度,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探索实施“法治副厂长”制度。加快推进“访前法律工作室”建设,打通法治渠道解决信访诉求“最后一公里”。
同时,惠州市将坚持以“互联网+”为载体,推动社会工作信息化。推动建立健全信访大数据库,深入推进“互联网+信访”制度、“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互联网+社会工作”模式等。加快建设“一门式”县镇村公共服务中心(站)和“一网式”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公共服务事项“群众办事不出村”。加快推进信息系统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全力打造网上公安局,健全完善“网上职工之家”、“网络共青团”、“网上妇联”等。
本报记者潘高耸
新闻推荐
社保一直是民生关注焦点。近年来,农行惠州分行积极配合社保主管部门构建惠州市社保城乡全覆盖工作。多年来,该行始终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