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场里开心背后隐患多 过于刺激的游乐设施可能致儿童应急性精神障碍;看似安全的游戏当心隐藏危险

惠州日报 2016-08-30 16:12

医生提醒,年龄太小的孩子不适合玩过于刺激的游乐设施。

近日,一篇标题为“4岁孩子突然中风,居然是因为玩了……”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和各大育儿网站被大量转载。文章提到:“像过山车一类高速飞转的项目,可能导致儿童大脑在颅骨中出现位移并致命。”不少网友和家长纷纷表示被吓坏了,但同时也提出质疑。那么,14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玩过山车吗?除了大型游乐场刺激的游戏,生活中还有哪些看起来安全、但实际需要加强防护的儿童游乐设施呢?

新闻回放

英国一名4岁男孩玩过山车后脑出血

这篇被热转的文章提到,据英国媒体报道,一名4岁小男孩坐完过山车回家后,不能行走,身体左侧出现瘫痪的趋势,还出现呕吐、左脸颊下垂的症状。送院检查后发现,该名儿童大脑附近的动脉被撕裂,血块阻塞大脑导致中风。经过6个月治疗后,该儿童步态已有了改善,但身体左侧还是僵硬的。

文中还提到,这样的意外不止发生在国外,在国内也有相似案例。江西一位10岁小男孩在当地公园玩过山车后,觉得头痛剧烈,接着开始呕吐,半边身体瘫痪,后来不省人事。送医院后医生说,孩子是脑血管畸形导致了出血性脑卒中,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才脱离危险。

对此,有专家表示,如今游乐场很多大型设备都以高速失重为特点,从理论上说,这确实可能导致大脑不正常地突然充血。而且,儿童颈部肌肉还没发育完全,因此头颈容易抽搐。他们的头颈非常脆弱,坐过山车时,脑袋在强烈的冲击力下左摇右晃,颈动脉和颈部肌肉很容易撕裂。美国脑外伤协会认为,像过山车一类高速飞转的项目,可能导致大脑在颅骨中出现位移并致命。

市民经历

9岁娃玩海盗船后神色不对并呕吐

市民聂女士的孩子11岁,长得高大,胆子也大,第一次玩过山车觉得新鲜又过瘾,连续玩了两三个刺激惊险的项目。“今年暑假带他去了广州某大型乐园,对他来说,类似旋转木马、观览车类等游乐项目太无趣,吵着闹着要去玩刺激的。我想反正都来了,让他尝试尝试,没想到还玩上瘾了。”聂女士有些哭笑不得,不过看到儿子安然无恙,提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市民小程则对带9岁的侄子玩海盗船的经历有些后悔。“实在不该带他去玩海盗船,下来后就见他神色不对,后来还吐了,休息了一天才好。”小程有些后怕:“还好没出现其他问题。”小程的哥哥嫂子工作忙,还在读大学的她暑假负责起照看侄子的任务。“是我疏忽了,他第一次玩这么惊险的游戏,还在不了解他身体状况的情况下进行。”

据了解,游乐设施一般分为14大类:转马类、滑行类(包括沿道)、观览车类、自控飞机类、陀螺类、飞行塔类、架空游览车类、赛车类、小火车类、碰碰车类、水上游乐类(水上摩托、快艇和游船除外)、蹦极、滑索和其他无动力类游乐设施 (儿童用组合游乐设施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过山车、蹦极等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14岁以下孩子不宜尝试。此外,凡是有心、脑病史的人,如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的患者不要玩,饮酒后也不要玩。

6岁女孩波波池里摔断手臂

“避免去大型游乐场玩危险刺激游戏,但滑滑梯、跷跷板、室内波波池等这些娱乐设施比较让人放心。”采访中,有的家长这么认为。不过,这些看似简单安全的常见游乐设施,其实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市民黄女士的女儿小琦今年7岁,样子长得机灵可爱,额头上却有一道显眼的疤痕。“这是她5岁时和小伙伴玩秋千时留下的。”黄女士说,当时她和两个朋友带着4个孩子去一家游乐场玩。在休息时,孩子们提议去玩一旁的秋千。她想这个速度不快,也不是很高,应该没事,就让孩子们自己玩。

“其中一个孩子在推秋千时,因为用力过大,秋千椅背一下撞到了站在后面的小琦,当时她额头就被撞出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黄女士说,送院后,小琦缝了3针。

此外,市区多数大型商场内都设有亲子互动区,游乐设施种类繁多,如蹦床、攀岩、充气城堡等。受欢迎的波波球池看似很安全,但仍然隐藏安全隐患。

本月初,一名6岁小女孩在惠州市某商场的波波池内玩耍时,不小心摔断了手臂,送院后被确诊为粉碎性骨折。孩子自己也说不清当时究竟是如何从滑梯上滚下来摔断手臂的,孩子母亲回忆,当时家里一共有3个小孩一起进入游乐场,家长们在场外等候,没有进入。

记者调查

八成受访家长表示了解并遵守游乐设施相关规定

家长一般会让孩子玩哪些游乐项目?调查发现,3~5岁的孩子多选择室内以智力开发为主的游戏,或小区里的滑滑梯、跷跷板,以及室内波波池等。6~11岁孩子的家长则表示选择性有很多,如市区东坡公园、东江沙公园、滨江公园以及很多商场的儿童玩乐设施等。而小型充气蹦床、攀爬冒险类的玩乐设施,近几年也受到不少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

“刺激、惊险的游乐项目,14岁以下孩子不能玩”,这一要求,作为监护人的家长有多少人了解?近日,记者以微信、走访的形式对40位家长进行采访调查,超过八成受访家长表示都了解。

家住市区下埔的张女士说:“游乐场基本上都会根据小孩身高来作出游玩限制,一些大型、危险性较高的游乐设施,一般有1米4以上的小孩才能玩的要求。”记者走访发现,部分游乐设施前都有指明“1.4米以下不得乘坐”的标识,部分如转马类、滑行类等游乐设施要求1.1米以下不得乘坐。市民华女士说:“没有哪个家长会拿孩子生命开玩笑,所以这个规定肯定是要遵守的。”

各方提醒

身高不到1.4米,有从安全带中挣脱危险

那么,“玩过山车会致儿童脑出血”的说法是不是真的?医生对于儿童玩刺激机动游戏又有哪些提醒?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才明。

他表示,新闻事件中“在坐完过山车之后,脑部附近的动脉撕裂,导致中风”的说法不太准确,有可能是孩子本身就有脑血管畸形,在经历了过山车强烈冲击后,导致出血性脑卒中。他提醒,早期脑血管畸形不一定会有症状,家长未必能发现。此外,14岁以下的儿童心理发育未完全成熟,过于惊险刺激的游戏有可能会造成他们应急性精神障碍。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速、大型的游戏设施身高限制都在1米4左右。”李才明说,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1.4米以下大多是不到10岁的孩子,身高不符合安全带标准,容易从安全带中挣脱。而且孩子不成熟,安全意识更差,乘坐大型游戏设施的危险性较大。所以,不建议家长带孩子玩过山车类的机动游戏。

充气城堡卫生及安全没有保障

“不要以为荡秋千等这些简单的娱乐设施就没危险,家长一定要时刻提高警惕。”黄女士说。

“我一般不会带孩子去玩波波池或充气城堡,感觉都挺危险的。”市民林先生说,一方面无法确定池内的波波球多久才消毒一次,卫生情况令人堪忧;另一方面,在波波池里行走十分困难,很容易摔倒,被压在底下,说不定会导致窒息。“能不玩就不玩,就算真的要玩,家长也要看管好孩子,不能任由孩子自己疯玩。”林先生提醒说,比如一些商场附近的充气城堡长期置于室外,风吹日晒雨淋的,有些部位出现裂痕、环扣破损等,商家不一定及时发现维修。充气城堡“围墙”都很软,孩子有时趴在“围墙”上蹦跳,很容易翻下来。

延伸阅读

儿童在游乐场受伤,商家和家长责任怎样认定?

近日,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法院审判了一起儿童在游乐设施上玩耍,意外受伤引起的侵权纠纷。

2015年6月7日,3岁的原告由祖父母携至游乐场游玩时,由于滑梯较陡及滑梯底部无缓冲措施等原因,造成原告下滑至底部时冲击力过大致粉碎性骨折,骨折端旋转移位。原告家长多次与被告朱某、朱某某协商赔偿事宜,均因差距较大而未果。

该案经承办法官多次调解,均未果。因事发时原告为不满3周岁的儿童,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祖父母作为原告的监护人,应当对原告尽到其应尽的监护职责。由于其祖父母未尽监护职责导致原告受伤,其应对原告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被告朱某作为游乐园的经营者,虽在游乐园入场处张贴了入场须知,但在近40平方米的游乐园中却未安排任何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管理巡视,故其也应对原告的损失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被告朱某某作为经营场所的提供者,其与被告朱某之间形成的租赁关系,被告朱某经营游乐园所使用的淘气堡经检测为合格产品。且原告的受伤并非因为经营场地的原因导致,被告朱某某对事故发生无责任,故其对原告的损失不应承担责任。结合事故发生原因及原告与被告朱某的过错程度,对于原告的损失,法院最后判决由原告与被告朱某分别承担70%、30%的责任。

承办法官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游乐场玩耍时一定要尽到监护义务,不能到了游乐场就将所有责任都交给对方,自己放松安全意识。一旦发生意外,应第一时间与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取得联系,并保留现场证据及治疗等相关票据,以便日后维权。此外,游乐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对游乐场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综 合)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陈澄 费燕 通讯员郑海燕

新闻推荐

大亚湾区今年挂图作战推进129宗重点项目建设 前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

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本报记者钟畅新摄数说亮点■大亚湾区今年推进129宗重点项目建设,截至7月底,提前完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