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操场将成市民健身场所 下月全区推广淡水石桥村“村校、村社”共建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惠州日报 2016-07-20 17:30

▲市民到淡水综合文化服务站练习广场舞。

▲暑假到来,淡水综合文化服务站提供硬笔书法培训服务。

烈日炎炎的七月,各学校已经开始放暑假,淡水石桥小学的校园并未像其他校园一样宁静,每天下午在学校周边居住的人汇集到校园里跳舞、健身,热闹非常。与学校相邻的石桥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也没闲着,专为村里孩子办了一个免费的特色夏令营,推出“情绪培训”等3个素质培训课,还有画画、手工作坊等兴趣班,孩子们的暑假活动充实而丰富。

石桥村“村校、村社”共建公共文化的模式整合了社工、学校资源,让辖区群众享受到了广泛的文化活动。惠阳区将从8月起,在全区社区(村)推广石桥村的经验做法,以拓宽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渠道,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这是记者日前从惠阳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的。

村里孩子在家门口参加夏令营

7月12日,天空下起了雨,石桥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活动室里坐满了参加特色夏令营活动的小学生。这是夏令营开班首日,夏令营会持续到8月20日。

“暑假开了一个特色夏令营,村里的孩子不用到城里参加课外兴趣培训了。”石桥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任何国勇说。这些年来,淡水城区城市化进程迅速,石桥村建起了10多个花园小区。村民和新迁入的居民对文化休闲需求很大,但文化休闲场所却十分缺乏。石桥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特色夏令营,就让村里的孩子暑假有了好去处。何国勇介绍,夏令营主要针对村里2~5年级的孩子,包括了“情绪培训”等3个素质培训课,帮助孩子们提高与人沟通能力,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除了孩子有了自己的休闲娱乐,大人们也能享受惠阳建设公共文化带来的好处。每逢工作日18:30~21:00及周末节假日全天候,石桥小学无偿对外开放学校的乒乓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大操场等文体设施。

作为惠阳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石桥村探索出了一条“村校、村社”共建公共文化的路子,取得了良好成效。惠阳区文广新局局长马雄辉说,“村校、村社”共建文化的模式在惠阳尚属首例,大半年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惠阳将从8月起,在全区村(社区)推广石桥村经验做法,整合各个村(社区)周边资源,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享受到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

定期开展文化需求调查让市民点菜

在淡水街道综合文化站5楼培训室,整齐地坐着30多位参加硬笔书法培训的人,以中小学生为主。硬笔书法课程是根据群众需求,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

“我们在暑假之前做了一个调查,看看居民需要什么培训课程。”淡水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董惠玲说,硬笔书法、广场舞是比较受欢迎的培训课,暑假期间就邀请了专业老师,在培训室给居民免费上课。

“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时,会存在重建设、轻管理、使用率不高的问题。”马雄辉说,农家书屋工程、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都是政府主动为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存在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等问题。

惠阳在创建省级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要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接机制。“在政府主动上菜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群众文化需求调查,让百姓点菜。”马雄辉说,淡水街道综合文化站举办硬笔书法培训,就是群众点菜的一个案例,惠阳正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

马雄辉说,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惠阳区文化直属单位,及各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的阶段性文化活动,会按照培训、讲座、演艺、民俗体验等予以分类,通过海报、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向辖区群众预告。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尉宏特约通讯员林锦成

新闻推荐

全力服务伯恩光学 造就“供电第一所” 惠阳秋长供电所遵循“诚信服务、和谐创新”企业理念

配电班成员定期开展测温,防止设备出现发热等情况。秋长供电所营业厅开展微笑服务,让用户享受更贴心的服务。▲供电...

 
相关新闻